“孩子一放假就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学习不出门不沟通。”“每天都要进行手机争夺战,亲子关系都闹僵了。”......
曾经,不少家长谈及到家里的孩子,都忍不住连连叹气,对于教育问题表示担忧。然而短短一年间,孩子们却发生了许多欣喜的变化:自觉放下电子产品、积极与他人沟通分享、主动作为担当 ⋯ ⋯ 这一切得益于西城社区为未成年人量身打造的“文润蓓蕾满西城”项目。
亮出“反向服务”秘籍,巧解“千千结”
“孩子在看主播玩游戏时,用爸爸的手机打赏数百元。给我开个证明,用来申请返还孩子线上支付的资费。”近两年,“解心铃”心理疏导项目中类似个案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导致厌学、淡化社交、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让家长困扰不已。为此,西城社区党委决定变“坐等求助”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关工委”作用。
民微观察团细致分析“解心铃”个案,挖掘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寻找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共通路径;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交流会,主动收集未成年人的“微心愿”;走进社区公园,以“一米”视角挖掘社区“童趣”宝藏,设计活动。“我们也想和父母好好相处,可是有时候网络更有吸引力,希望社区能多些好玩的事。”“我们也知道打赏不对,可看主播玩游戏太有趣了,就没忍住。希望能有更多有趣又健康的活动来填满我们课余的空虚,而不只是游戏。”民微观察团精准提炼“蓓蕾”心声的精髓,协同企业、家长共同打造“文润蓓蕾满西城”品牌,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帮助孩子们转移注意力,巧妙解开亲子关系“千千结”。
施展“柔性引导”魅力,打开“新世界”
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西城社区积极整合党员及企业的丰富资源,通过“微心愿”认领和社企共建模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像那充满策略与智慧较量的象棋比赛,每一步棋子的移动都展示出孩子们精湛的棋艺、周密的思维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充满未知与探索乐趣的科普探索活动,打开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之门;充满活力与欢笑的少儿趣味运动会,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鹿,奔跑、跳跃,在赛场上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还有那充满生活小智慧的寝室整理训练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小天地。多达11场次汇聚生活趣味的活动,吸引1000多人次未成年人从网络世界走出来,柔性引导孩子摆脱网络的束缚,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不断提升认知水平、自制力和综合素养。那些拿到“寝室整理达人”证书的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还信心满满地高呼:“以后叠被子的任务都交给我了!”
与此同时,西城社区积极联动专业机构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家长们学会如何缓解内心的焦虑情绪,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为家庭的和谐美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前总是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现在看到孩子能积极参与这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真的很欣慰。社区做的这些活动,让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更开朗、更自信了,也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这比我们家长自己在家干着急强多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开展下去。”参与讲座的一位母亲说道。
启动“童”心协力模式,带动“大治理”
为使“市、区容貌品质社区”的底色更亮,西城社区依托升级改造后的儿童活动空间,巧妙搭建起未成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崭新平台。
在小小导赏员街区walk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小区的美丽景色,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出对社区的热爱。亲子墙绘活动则为家庭提供了绝佳的亲子互动机会,家长与孩子共同在墙上挥洒创意,绘制充满想象力的图案,鼓励孩子们争当“社区小管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而“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更是成效显著,孩子们发挥着独特的带动作用,积极地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以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影响着家庭。
西城社区党委书记谭敏仪表示,“小手”带动“大治理”是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一大惊喜。通过一系列的“社区小管家”成长活动,让青少年逐渐形成“我敢想”的积极态度和培育“我甘当”的奉献精神。吸引学生主动回到社区开展课研项目,实践制作社区宣传视频,同时为社区宣传开辟了新渠道。以青少年为桥梁,将教育延伸到家庭,巧妙地利用了家庭关系的影响力,扩大了社区治理的参与度。单看“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通过孩子带动父母共调动18名志愿者94人次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在密切亲子关系的同时,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
“文润蓓蕾满西城”项目,犹如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孩子成长的道路,也修复了亲子间紧张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更是一种理念的传递,一种解决未成年人成长问题的积极探索。民生幸福常常藏在群众生活的“小、细、微”处。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城社区民微观察团继续以如鹰般敏锐的眼力,仔细探寻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努力找准群众的实际需求,从细微处突破,用一件件“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让幸福的涟漪在西城这片土地上不断扩散开来。
(供稿:市桥街西城社区党委 黎慧娴 审核:谭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