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进校园,在学中“演”,在“演”中学

戏剧进校园,在学中“演”,在“演”中学

来源:包头新闻网 2024-12-20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20日,内蒙古包头市林荫路第七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三位专业的戏剧编剧、导演老师。这是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红石榴戏剧社”公益服务的第一站,也是学校与媒体整合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戏剧教育,通过教学、社团演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新举措。

林荫路第七小学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四个融入”为总抓手开设了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社团 30 多个,厚植中华文化底蕴, 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浸润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排演“课本剧”是该校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让学生们参与剧目创作的全过程,在编剧、导演、舞美、服装、道具、场记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作的剧目在校园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红石榴戏剧社立足儿童戏剧表演的培养,在组织、辅导学生自主创作排演剧目、丰富校园舞台的同时还带来《赛罕的奇幻之旅》《魔幻那达慕》《神笔马良》等三部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新创剧目为学生们提供表演资源,这些剧目将持续在包头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演出,为青少年提供更大的舞台。

在当天举行的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红石榴”戏剧社影视实训基地关牌仪式上,校长潘蕾表示:“通过高水平的专业指导和剧目排演,让学生们在戏剧表演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不同角色中感悟人生,锤炼思想,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有意义。市融媒体中心派专业戏剧老师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戏剧创作和表演水平的举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值得推广”。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玥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