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牛奶的变化: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一杯牛奶的变化: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2024-10-31 11: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本报记者 杨彩霞 文/图

10月30日早上7点,家住赛罕区巨海城小区的市民李志正在楼下的智能奶柜前扫码购买牛奶。他告诉记者:“每天一杯牛奶,是我们家老人孩子的早餐必备。扫码就能买到新鲜的牛奶,不仅方便,2.8元一瓶的价格也很便宜。”

智能奶柜企业相关负责人武永杰告诉记者:“社区智能奶柜可放置约400瓶250ml的牛奶,每两天补货一次。随着智能奶柜投放和产品销量逐渐提高,能让更多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轻松购买到牛奶等,也让自营牧场的优质原奶有了新的销售渠道。”

在位于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东侧的青城奶站零号店内,市民张玉桃从消毒柜里拿出一个敞口玻璃瓶,放到一个弯曲的金属龙头下面,再按动按钮,很快,鲜牛奶便注满了整个奶瓶……

“今天我是带着我妈一起来这里买牛奶的,小时候我妈就给我打奶喝,如今这里的自助打奶方式一下子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张玉桃说。

张玉桃75岁的母亲陈美荣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初,呼和浩特市组建了大黑河奶牛场、回民牛奶业合作小组等机构,但牛奶的产量有限,鲜奶主要凭出生证供应两周岁以下婴幼儿。那时在鲜奶供应点,人们每天早晨天没亮就排起了长队,等待运牛奶三轮车的到来。”

据了解,1956年,呼和浩特市成立了回民牛奶业合作小组(随后又改为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后更名为回民奶制品总厂,是伊利集团的前身),为满足群众对鲜奶及奶制品的需求,桃花食品厂、呼市红旗区种牛厂、呼市合作社公共食堂冷饮部等乳品生产加工企业相继创建成立,这些企业的成立为呼和浩特市发展乳业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奠定了首府乳业发展的根基。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满足群众对乳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呼和浩特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乳业发展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到1985年,奶牛养殖已经遍布呼和浩特市各旗县乡镇,持续增长的奶产量让呼和浩特市率先成为全国敞开供应牛奶的城市之一。

如今,在呼和浩特大小超市里,各种包装的鲜奶制品琳琅满目,酸奶、奶皮子、奶豆腐、奶嚼口、奶酪等让消费者应接不暇。

呼和浩特是全国重要的乳业主产区。良种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牛奶加工能力等常年稳居全国首位。被誉为“中国乳都”的呼和浩特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两家世界乳业10强企业的城市,其中,伊利集团居全球乳业第5,蒙牛乳业居第8。

一杯小小的牛奶背后,有着大大的科技力量。“每秒生产11包牛奶,每小时生产4万包牛奶,是全球灌装速度最快、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讲解员的介绍令游客惊叹。

“目前,呼和浩特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143个,奶产量突破200万吨,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副局长吕莉华说,呼和浩特不仅培育出伊利、蒙牛两大千亿级乳品加工企业,更汇聚了193家规模以上乳制品相关企业,2023年乳业全产业链营收达2560亿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