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6年异地迁建,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正式开园

历经26年异地迁建,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正式开园

来源:央广网 2024-08-24 21: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座古城园,浓缩半部青城史。历经26年的异地迁建,8月24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正式开园。开园当天,吸引了媒体记者、摄影爱好者及青城市民的入园参观。

古色古香的长廊(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漫步在古城文化园,仿佛穿越回遥远的过去。古色古香的街道长廊、典雅精致的青砖绿瓦建筑,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故事。

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坐落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台阁牧镇,始建于1998年,是一座以明清建筑为主体,按呼和浩特旧城革命纪念地、历史街区、官府民居、店铺商肆、机构场所等原有功能进行复原、建设的大型建筑组群,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由异地迁建而成的明清建筑群落。文化园规划建设面积400亩,北靠阴山山脉,南向母亲黄河,东连呼和浩特市主城区,西接土默特左旗。

俯瞰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呼和浩特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为了保留这些承载着老青城历史文化信息的珍贵建筑,呼和浩特市决定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古建筑,按照 “原物利用、不变原状、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异地复原。如中共绥远工作委员会旧址、大召前街、明代边宁古寺、清代三官庙、共和医院、巨恒昌柜房、德泰玉药店、义泰祥钱庄等建筑在此都一一呈现。

“能把这么大面积的这个建筑按照原物不动,原物利用的方式进行迁建,这个难度是很大的,比新建建筑难度要大很多。” 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陈阳表示,今天能保留下这么多建筑,靠的是技术支撑。据他介绍,迁建期间最多有十几个工程队、一千多人同时建设。

绥远城老字号重现古城文化园(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该园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证了呼和浩特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一座座沧桑斑驳的古建筑里,承载了青城人的城市记忆和生活印记。

“我们走进这座古城文化园感到很震撼。这座古色古香具有北疆文化特色的古城文化园,对呼和浩特原始原貌以及历史文化研究,古文化传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对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保护,挖掘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展现它的特色内涵,进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挥它的价值。”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黄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编辑魏全民)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