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间房村全流程社会化服务
“嗡嗡……”伴随着阵阵轰鸣,一辆辆大型农机驶入农田,林西县统部镇的春耕正在火热进行中,与往年不同的是,地里全是合作社的大型机械在来回穿梭,玉米播种、施肥、覆膜和滴灌管道铺设等步骤一气呵成。“今年我把30余亩地全部托管给合作社,我们老两口就轻松了……”62岁的邢义和老伴站在地头看着合作社春耕的大型机械脸上绽放着笑容。
邢义口中的“托管”,正是2023年统部镇探索实施的“一村一块田”试点工作,该镇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在各村实施统种共富模式,提供全流程社会化服务,破解集体、农户经济双增长难题。
在两间房村依托“三变”改革,由村办合作社采购农机、整合本村农机等方式,为村中8000余亩全部适合机械作业的土地提供低于市场价的社会化服务,可为农户节支16万元,村集体直接收入近40万元。“在通过2023年先行示范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2024年,我们将对“一村一块田”进行深入探索,发动群众参与托管,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面积由去年的1.1万亩增加至4万亩,涵盖5个行政村。”统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凤奎介绍了今年的规划。
两间房村村民在芦笋种植基地务工
解决了“谁来种”的问题,又要解决“种得好”。统部镇两间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邢虎介绍,其中2500亩土地推广无膜玉米密植技术,社会化服务节支加密植增产,每亩地纯收入达到1500元,较普通种植增收700元左右。另外流转2000亩土地,由企业示范带动建设万亩芦笋特色种植产业园,既能进一步提高土地收益,又能解决一部分“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
“我们的地让村里的合作社帮着种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儿,一年算下来轻快儿不少,还能挣‘第二份’钱。”两间房村村民王凤柱满意地说道。
肉牛养殖作为统部镇的主导产业,镇党委政府坚持“统种+统养”双轮驱动,以犊牛代养的方式,实现养殖户“统养共富”。以两间房村为试点,依托“三变”改革,投入资金244万元,由村办合作社带头,推行“犊牛代养”社会化服务模式。2023年共计代养200头犊牛,采用科学化、规模化饲养,每头犊牛增收1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
对因种养社会化服务导致的剩余劳动力,统部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根据群众实际情况,鼓励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的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小商户、小作坊“五小”项目,让群众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生产经营有售金、二次分红享股金,形成“一链嵌四金”收入模式。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