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民:种地种到俄罗斯

内蒙古农民:种地种到俄罗斯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4-05-17 09: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俄罗斯赤塔州当地工作人员与周玉新携手共作(周玉新 供图)

眼下,全国各地区春耕生产按下“快捷键”,一派繁忙的景象。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农民周玉新在老家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种植了3000亩“订单”土豆和3000亩中药材防风后,又将视线投向邻国俄罗斯,“五一”假期过后,周玉新便在俄罗斯开启了耕种之旅。

周玉新的大马力农机在俄罗斯土地“开犁”(周玉新 供图)

今年3月至4月,周玉新先后带着翻译人员多次前往俄罗斯,详细咨询了当地农业政策与有关规定,并实地考察地区土质、水源、机械、人工等各项条件。凭着30多年的种植经验,周玉新在俄罗斯赤塔州普区青年村承包了17万亩土地。由于赤塔州与内蒙古自治区邻近,口岸来往便利,便于周玉新两地照顾。

在俄罗斯考察期间,赤塔州当地人热情和友好让周玉新很快适应了环境。“记得当地有位朋友家的娃娃向我打招呼,向我竖起了大拇指,他的赞赏,让我很暖心。”

由于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时间长,俄罗斯当地石油成本不高,周玉新自己购买了2000多万元的大马力农机和农具,为今后大规模作业打好基础,现在,种子、有机化肥、人工也全部准备就绪。

周玉新在俄罗斯赤塔州新犁出的“黑土地”(周玉新 供图)

据周玉新介绍,“俄罗斯赤塔州地区回温相对较晚,到了五月份土地才能旋透。受气温限制,适合种植100天以下的作物,结合当地消费习惯,我今年种植小麦、大麦、油菜、葵花等作物。我所承包的土地多为‘生荒’,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是普通耕地的20倍左右,为农产品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耕收时节可以在当地选用人工,能有效节约成本,我对今年的丰收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周玉新在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锡热嘎查种植的3000亩中药材防风。(赵慧敏 摄)

西拉沐沦苏木锡热嘎查种植户朝伦巴特尔对于这位老乡种地能种到俄罗斯感到十分惊奇,他说:“老周这次跨国种植为很多本土种植户树立了榜样,既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又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周玉新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锡热嘎查种植的土豆、防风,以及养殖场(赵慧敏 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正逐渐融入世界农业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国际市场,并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和交流,周玉新的跨国种植行为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面貌。这种模式不仅为国内的农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增添动力。

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李富 端木 赵慧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