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粉碎、混合、搅拌、蒸煮……3月17日,团山村鱼饲料加工厂正式开工投产。生产现场,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将豆粕、鱼骨粉、面粉等原材料投递至输送口,经粉碎机粉碎后,依次提升至混合仓、制粒仓中,经过混合搅拌、蒸煮、制粒、冷却、过筛、出料、装袋等七道工序后,就制作出了鱼饲料新产品。在进料搅拌过程中,工人还会根据养殖户的需求现场调整原料配比,适时添加食用油、矿物质等用以补充鱼类所需元素。生产现场机声隆隆,一派热闹的景象。
“今天我们鱼饲料加工厂正式开工投产,生产线如果满负荷生产可实现日产量约20吨,年产量约6000吨,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1000吨,为我们团山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待生产条件彻底成熟,即可向周边县城、乡镇延伸销售渠道,预计每年销售量可达3000吨,至少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团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杰表示,当前加工厂主要服务的还是本地特色水产养殖户,村集体已与九江康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实行“企业+工厂+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上下游供应链配套发展。开工当天邀请的20余名养殖大户在现场参观后也纷纷表达了合作意向。
据了解,团山村鱼饲料加工厂是村集体与九江康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团山村村集体经济加工厂”三大项目之一,占地约1000平方米,项目总投入约360万元。此外,厂房内还设有“手工豆豉制作区”“中药材烘干区”等两大生产加工项目区,预计每年可生产鱼饲料1000吨,手工豆豉5000余斤,烘干中药材30万斤,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至少100万元,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长期就业。
如今的团山村村集体经济加工厂项目开展得可谓是如火如荼,可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闲置宅基地。作为城山镇的宅基地改革示范样板点,如何最大化利用这块闲置宅基地成为团山村的“心头大患”。镇村领导干部曾多次深入现场研讨、谈流转、定方向、谋项目,最终团山村决定结合村庄发展实际,依托康泉生态农业产业园的有利发展条件、村集体精养鱼池的发展需要、周边水域养殖的产品需求,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流转这块闲置宅基地,投产建设村集体经济加工厂。
如今,加工厂已顺利开工投产,不仅盘活了村里的“沉睡资源”,在带动村集体增收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可增收3000元,真可谓是既收租金又赚薪金。“周边群众都笑称我们团山村集体经济加工厂是带动他们就业、增加他们收入的“活力工厂”。团山村负责人王杰笑着说道。
近年来,团山中心村巧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这个“东风”,探索实施了一套宅基地流转机制,鼓励群众采取自主自营、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增收、村级加工厂建设等紧密结合,破解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在团山村的“蝶变”焕新中源源不断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