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周三春 通讯员 刘良博 颜升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榜一热词”。
作为我省新兴特色产业,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如何向新而行,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3月6日下午,纺织服装产业“对话湖北”圆桌会议在上海举行,行业院士专家、全国知名企业家纷纷建言献策。
立足实际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品牌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借助品牌影响力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看来,湖北纺织服装产业拥有产业集群、创意设计资源、政策支持等三大优势,未来要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重点推动天门稳健、奥美医疗、裕大华、爱帝、猫人等一批品牌企业发展,塑造为省内品牌标杆。
特别是对于湖北“重振汉派服装”创品牌的思路,何亚琼建议新一代企业家们要深耕荆楚文化,立足产业底蕴优势,融合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将文化内涵与时代潮流融合,聚焦创意设计及新材料应用、新渠道拓展,走高值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线,赋予汉派服装新活力。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孙以泽看来,纺织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民生消费,正在向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渗透、延伸。“一面是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另一面则是向纺织新材料延伸。”他建议,湖北要清晰把握纺织产业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冯军建议,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协同攻关,按照“行业出题、院校答题”的思路,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持续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补齐产业技术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