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休宁县创建联调机制促进纠纷及时化解

安徽黄山:休宁县创建联调机制促进纠纷及时化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0-23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位于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休宁县,近年来城镇化加速发展,中心城区每年纠纷警情高达2600余起,占总警情的70%以上。2020年9月以来,该县公安局为破解城区矛盾纠纷体量大、复杂程度高、警力消耗多、社会干扰强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创新推出“民警主导、律师入所、司法协助”的新型“警律司”联调机制,推动纠纷化解向专业性、智慧型、多元化方向演进,创建以来城区连续三年实现无一起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无一起纠纷报警后产生的民转刑案件、无一起纠纷引发的进京访和集体访、无一起纠纷处置不当引发的涉警负面舆情,纠纷化解率从2020年的71.2%上升至如今的98.9%,城区纠纷警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突出专业性导向,练好纠纷化解“绣花功”。分好专业类别,视矛盾纠纷复杂程度,划分一、二、三类,重点对影响较大、涉及人数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的第三类纠纷,由派出所组织司法人员、律师介入化解。选好专业人员,通过公安机关前期物色、考评,选聘资深律师朱静安及全国优秀调解员陈立传、程少华等入驻联调室,提升公信力。用好专业知识,借助律师的法律专业优势与司法调解员的丰富经验,发挥心理咨询师作用,实现“找症结—配药方—解心病”一条龙服务, 达到释法、明理、共情的实际效果。

构筑智慧型平台,打好纠纷化解“组合拳”。推广政法解纷码,依托信息化系统,打通联动渠道,将日常接处警、群众“码”上报、部门工作推的疑难复杂纠纷,由后台统一推送至“警律司”联调室,实现“全覆盖”收集。借助警民议事厅,定期在城区17个警民议事群内发布征集公告,对群众在纠纷、咨询等方面需求的及时予以归集,并开启“警律司联调室”“线上+线下”双向通道。依托公安信息网,及时查询人员背景信息,全面构建事前关系网,增强化解针对性和成功率。

把握多元化方向,用好纠纷化解“连环招”。 建立预约调机制,本着“小投入”大“大产出”的理念,以公安象征性“购买式”服务,建立每周五坐班+临时性点班制度,满足不同群体对“警律司”联调工作的不同需求。拓宽线上调渠道,充分借助微信视频、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创建“警律司”“背对背”化解模式,打消双方彼此隔阂。巩固现场调成效,以“警律司联调”室“场景式”植入,增强化争止纷实效性。2022年3月2日13时许,海阳辖区一村民在某网吧上网过程中猝死,后经派出所和刑侦部门调查排除刑事案件,但情绪激动的二十多名家属以网吧负有一定责任为由索要赔偿,经再三调解未果,派出所立即启动警律司现场联调机制,在“情、理、法”的引导下,下午1时许,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协议。

自警律司联调建立以来,城区累计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案事件12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650余次,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并逐步向全县试点推广。2022年全县群众安全感位列全省第11、2023年上半年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居于全省第8,县局已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公安工作先进县公安局”。

(中国日报社安徽记者站 记者 朱立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