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游加速复苏 上海年内预计引客愈300万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上海共接待入境游客158.17万人次,同比增长410.8%,呈现出加速复苏的良好态势。在上海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上海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

入境游加速复苏 上海年内预计引客愈300万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3-09-18 09: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上海共接待入境游客158.17万人次,同比增长410.8%,呈现出加速复苏的良好态势。以第34届上海旅游节举办为全新起点,上海将努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预计2023年全年吸引入境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在上海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上海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把握全球旅游消费需求演变趋势,以扩大来沪游客人次、延长在沪停留时间、提升在沪消费水平为目标,策划推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线路产品,打造一批宜漫步、宜休憩、宜体验的都市型开放式景区,更好地体现国际风范、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上海特色。

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形象标识度。加强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统一设计和整体宣推,用好国际友城、用好驻外机构、用好新媒体平台、用好重大节展赛会,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触达率和美誉度。细分国际客源重点市场、新兴市场、潜在市场,加强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入境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文明魅力和上海城市精彩。

三是着力提升入境服务体验感。加强各方协同、资源集成,用好用足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等政策,优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支付便捷化等入境旅游服务措施,让入境游客更感安心、舒心、贴心和暖心。

支付宝数字文旅行业副总经理任刚介绍,蚂蚁集团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等机构合作,升级了境外人士来华移动支付服务,全球游客可通过支付宝绑定境外银行卡或使用境外钱包App,直接在支付宝商家网络扫码支付,可广泛用于餐饮、商超、住宿、观光景点、交通出行等日常消费场景。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也表示,将在推动入境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旅游业成为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

上海旅游产业体量大、发展态势良好,无论从机场旅客吞吐量、旅游收入、旅游人次、城市声誉等方面,都颇具吸引力。如何用心用情用力诠释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上海、上海人眼中的原乡?业界认为,办好上海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增加旅游元素对于国际游客的影响力,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第34届上海旅游节今年9月16日至10月6日举办,拟充分发挥流量城市入口、服务经济引擎的平台功能作用,策划百场活动、推出千项产品、汇聚万家企业、引入千万游客、激活亿万流量,更好地赋能城市经济增长和人民美好生活。

“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是上海文旅的最大特点,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时尚文化是上海最为丰富的优势资源,也是让市民游客近悦远来的最大吸引力。“根据我们与海外游客的交流,他们对上海的知名度、出入境便捷程度、旅游安心程度评价颇高。上海的弄堂文化、市民风俗、中西交融的建筑特色、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果等,都对海外游客很有吸引力。”春秋旅游集团总裁王炜说。

实际上,大型节展赛事对城市形象宣推和吸引国际游客有重要作用。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介绍,整个旅游节期间,上海将累计举办全国级以上体育赛事16场次,几乎每天都有精彩赛事上演,包括2023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2023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及队列滑大奖赛、2023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等。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介绍,今年上海各大商圈、品牌企业、电商平台积极参与上海旅游节,围绕“文旅+商业”深入联动,推出数百项丰富多彩的重点营销活动。“我们还将建设推出首批入境人士境内支付便利化示范商圈。”

紧接上海旅游节,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举行,累计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超过400项,内容体量、场次规模相比往届增长超过20%,国际化程度和首演占比均创历史新高。今年艺术节将与上海旅游节、上海艺博会首次“合体”,助力上海成为入境中国游“第一站”。

方世忠说,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也是“就地出口”的对外服务贸易。上海将再攀入境旅游高峰,书写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新辉煌。

(陈爱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