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绿水清 产业发展

黄河一路奔涌进入山西,自北向南流经19县(市),造就了晋陕大峡谷的壮美;”乡宁县水利局水保移民股股长张鹏刚说,乡宁县先后在驮涧沟流域建设淤地坝4座、沟坝地1000亩、梯田2000亩,绿化5000亩,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0公顷。

山西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绿水清 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23-09-08 09: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黄河一路奔涌进入山西,自北向南流经19县(市),造就了晋陕大峡谷的壮美;与此同时,黄河流经区域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易发难治……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18年至2022年,沿黄19县(市)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由53.8%提高到56%。

山绿了——

探索因地制宜造林,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从偏关县乾坤湾望去,黄河水碧如翠。坡上一个个鱼鳞坑里,10多年前种的油松已有四五米高。

“偏关的造林专业队挖鱼鳞坑不用拉线,打出来就是齐齐的。”看着满山的绿,偏关县林业局林业站站长张志勇颇有成就感。

偏关县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风大多沙,是山西生态极度脆弱的区域。从上世纪70年代起,偏关人在梁峁山峦接力种树,克服了育苗难、成活率低等难题。几十年下来,当地绿化率从1977年的不到4%提高到2022年的40%。

“无雨黄土满天飞,有雨泥水遍地流”,黄河边的永和县曾饱受水土流失困扰。

“石质山土层薄,只有10厘米厚,再加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种活一棵树不容易。”永和县林业局工作人员王爱民说,永和县有9万多亩石质山,造林是一场硬仗。

没有土,就从山下取土运上山;没有水,就雨季造林,雨后7天内必须把当年所有树苗栽进去;没有路,就在河两岸架起索道运送树苗……永和县不断摸索,在整地、栽植、管护等环节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经验,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0%,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5%提高到2022年的28%。

2021年,山西省黄河流域86县(市、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2.16%。“十四五”期间,山西将力争实现黄河流域宜林荒山基本绿化。

水清了——

多部门协同治理,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

站在乡宁县枣岭乡驮涧村山头眺望,山坡上侧柏青青,沟坝地里玉米成行,梯田上苹果丰收在望……

驮涧村所在的驮涧沟流域沟壑纵横,一到雨季,山洪便如黄龙般流入黄河。修建淤地坝,是阻拦泥沙流入黄河的“土法子”。从上世纪50年代起,驮涧沟就开始造沟坝地,推动流域治理。

“现在修淤地坝,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联合施工,工作更高效。建设标准也不断提升,坝体、放水建筑、溢洪道齐全,还配套监控设备。”乡宁县水利局水保移民股股长张鹏刚说,乡宁县先后在驮涧沟流域建设淤地坝4座、沟坝地1000亩、梯田2000亩,绿化5000亩,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0公顷。

驮涧村路两边,排水渠加装了盖板,实现雨污分流;雨水顺着渠道汇集到新建的一个个集雨蓄水池,用来灌溉;塬面种地用的都是有机肥。驮涧沟流域出口水质已达到三类水标准。

“以前是水利部门单打独斗,现在是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等多个部门协同治理。”张鹏刚介绍,2022年,乡宁县驮涧生态清洁小流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当前,山西正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2025年前在全省选取10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打造100条高质量精品小流域。

民富了——

以水土保持项目为引领,创新发展特色产业

“家里种了十几亩果园,亩产稳定在7000斤,一年收入十几万元。农闲时,在村里的农业公司打工,一天能挣100元。”站在山头,驮涧村村民杨德荣说起如今的好日子颇为自豪。

乡宁县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水保治理。昱德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1亿元,建成梯田2000亩,打造苹果、西红柿、南瓜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冷库,延伸番茄酱、药茶等加工链条,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人均年增收约1.5万元。

“水保工作不仅要守护绿水青山,更要造富于民。”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崔哲峰介绍,山西沿黄地区以水土保持项目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在吉县,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形成了以苹果为主导的水果经济林。如今,吉县共种植28万亩苹果树,年产值超过12亿元,打造出“吉县苹果”区域公用品牌。

“吉县80%以上的农民是果农,农民80%的收入来自苹果产业。”吉县苹果产业协会会长杨朝辉介绍。

好生态催生新产业。山西打造全长1238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其中的永和段,将黄河沿线的乾坤湾、黄河蛇曲地质公园、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望海寺等景点串珠成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红色文化、感受绿色生态、体验黄河美景。沿着旅游公路,民宿、农家乐、采摘、文化演绎等业态多点开花,带动沿线村民吃上“旅游饭”。(记者 何勇 刘鑫焱 付明丽)

(何勇 刘鑫焱 付明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