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成果在合肥发布

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成果在合肥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18 12: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6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和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在安徽合肥联合主办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发布,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推介这个精准医疗的利器、介入医生的“好朋友”、磁共振界的“白胖子”——磁共振引导微创治疗系统。

据了解,这台全称为“磁共振引导微创治疗系统”的设备进行了专门的“增肥减个”。它的孔径达到了81厘米,为目前全球最大,比一般磁共振孔径增大了15%,机身则缩短了30%。这样的独特设计是为了留下更充足的手术空间、方便医生介入治疗操作、更好地为患者治病。因为身形特殊、威力却不小,因此也被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白胖子”。

发布活动现场

发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附一院院长葛均波视频致辞,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旭升,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礼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徐克,珠海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分别致辞,对中国首台(套)大孔径术中磁共振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丰硕的临床成果表示祝贺,期待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造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科大附一院执行院长严光与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共同为磁共振引导下精准介入治疗中心揭牌。全国众多三甲医院的领导和介入医学专家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磁共振引导下精准介入治疗中心揭牌

“白胖子”的出生地在合肥,由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联合研发。这是首次由中国人自己研制并投入临床应用的大孔径磁共振介入治疗系统,实现了国产医疗装备的重大突破。

从今年1月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正式投入临床使用以来,“白胖子”已经帮助医生团队为70多位患者解除了病痛和疾病困扰。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检验和人机磨合,这个“大家伙”在肿瘤消融介入治疗以及血管、非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已经充分展示了优势。

医生借助大孔径磁共振为病人介入治疗

“大孔径磁共振精准微创治疗系统既有利于患者,也是医生的好帮手,期待团队进一步加强临床研发应用力度,在更多医学领域造福人民健康”。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肝胆外科刘连新教授表示,医院近年来坚持以“科大新医学”为引领,持续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医工协同创新是重要抓手,期待有更多尖端的创新医学装备特别是国产医学装备在医院投入应用、造福患者。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 朱立新 实习生 刘曼华)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