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商圈广场、走秀T台,处处都蕴藏着消费的潜力。定位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上海,正在花大力气促消费稳增长。这其中,拥有产品、空间和平台等优势的地方国企,正通过以“节”兴市、让利促销、搭建平台等各种举措,让消费这一经济增长“压舱石”的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季季有活动 热度贯全年
上个周末,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新开业的百联ZX创趣场里聚集了不少年轻消费者专程前来“打卡”。
作为“国内首座聚焦二次元文化的商业体”,百联ZX创趣场聚焦新生代消费,首店比例超过60%。不到1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里,单日客流最高超4.5万人次,为南京路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注入了年轻态基因。
百联ZX创趣场是上海国资国企促消费的一个剪影。近日,以“国潮四季 美好申活”为主题的上海国资国企促消费行动正式启动。按照“国资引导、国企主导、社会全面参与”的方式,该行动全年将分为“暖春焕新季”“酷夏畅玩季”“爽秋嗨购季”“燃冬暖心季”四大主题,通过精品优品名品让利促销带动消费加速回暖。
首季“暖春焕新季”在3月到5月举行。作为牵头企业,旗下拥有众多商超的百联集团总裁濮韶华表示,百联将紧抓上海时装周、上海国际车展、上海“五五购物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春日焕新、踏青出游、时尚潮流等需求,以“节”兴市,持续打造消费热点。
光明食品集团将牵头在9月到11月举行的“爽秋嗨购季”。光明食品集团总裁徐子瑛介绍,光明食品集团将联合多家上海国企,不断激发消费热情。比如,9月聚焦“秋日潮趣嘉年华”,推出组合大促、老字号跨界等活动;10月主打“农副产品正当季”,聚焦崇明清水蟹等时令好物;11月将结合进博会的举行,推出“足不出沪全球购”活动。
孵化新产品 拥抱新潮流
你吃过“阿华田味”的青团吗?来自瑞士的阿华田与上海“老字号”杏花楼跨界合作“擦出火花”,孕育出了清明假期消费市场的新“网红”。
牌子老、历史长,创新的动力也足。杏花楼一直以来都是创新的“弄潮儿”,从首次研发出咸蛋黄肉松青团口味一举成为市场上的“爆款”后,每年推出各种新口味、新造型,“与自己赛跑”。
“伴随着创新研发的脚步,杏花楼青团的消费者画像现在越来越年轻,很多年轻消费者还会专程将高颜值的青团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让传统的美食成为新时代的‘网红’。”杏花楼副总经理智静说。
同样加速拥抱“Z世代”的还有上汽大通。近日,上汽大通与宜家上海共同推出了“宜动生活家”定制版,这一新车结合上汽大通的定制生产优势和宜家的全屋设计优势,致力于打造出灵活多样的“移动的家”。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大通董事长蓝青松说,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是中国整车企业全球首家工业4.0“灯塔工厂”。得益于这一工厂,上汽大通不但旗下全系车型均实现了产品定制化,还能实现用户的改装需求,让用户参与设计、请用户定义品牌,“与年轻一代的消费者紧紧相连”。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叶劲松说,在促消费活动中,上海市区两级国企所属的商业设施和自有品牌,将切实提供便捷的消费方式、优质的消费供给、创新的消费场景,带动全社会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真正让群众享受实惠、消费快速升温。
展品变商品 助力双循环
场外长枪短炮,场内走秀成交。对于服装服饰消费来说,国内外各大时装周是不可或缺的平台。在东方国际集团近期主办的2023秋冬上海时装周上,中国设计师们的种种巧思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聚焦。
“以上海时装周为窗口,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多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正在被世界看到、读懂并热爱。”在上海时装周首发新系列的荷木品牌创始人、本土设计师杨凤蕊说。
时装周上,作为“亚洲最大订货季”的2023秋冬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更是成为了帮助潮流新品转化为商品的“助推器”,迎来一批国际买手。数据显示,本季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的来访人数较上一季相比增长了59.04%,其中买手增加49.8%。
“上海时装周是全年各类促消费活动引领时尚、定义潮流的重要平台,将推动更多新品在沪首发,也推动更多的品牌旗舰店集聚,同时也激励着更多本土品牌走向世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说。
走出去、引进来,不少上海国企还将目光瞄准了今年11月举行的第六届进博会。从新西兰牛羊肉到阿根廷红虾,从俄罗斯的大豆到西班牙的“超级鱼王”……从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始,光明食品集团作为上海市交易团国资分团、进口博览会四大采购商联盟成员之一,签下了累计近百亿元的“消费升级大订单”。
今年的进博会上,光明食品集团将继续扮演好参展商、采购商、服务商“多重角色”,建立“展品变商品”最短链路,将进博好物搬到百姓“家门口”,不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益,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