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法禁止船舶向黄浦江苏州河排放污水

《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21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船舶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协调、综合治理、创新驱动的原则,加强源头控制和系统整治,推进绿色航运发展。

上海立法禁止船舶向黄浦江苏州河排放污水

来源:新华网 2022-12-22 09: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上海12月21日电(记者郭敬丹)《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21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条例,船舶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协调、综合治理、创新驱动的原则,加强源头控制和系统整治,推进绿色航运发展。为强化船舶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条例明确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以及有关作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船长在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方面依法具有独立决定权,并负有最终责任。

为形成管理闭环,条例明确,接收单位接收船舶水污染物应当出具接收单证,内河船舶靠港应当出示单证,港口经营人应当查看单证并记录相关情况;内河船舶拒不出示单证或作出说明的,港口经营人应当将有关情况报告船舶污染防治主管部门,并可以暂停装卸作业。

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条例禁止以船体外板为液货舱周界的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在上海长江干流、黄浦江和其他内河通航水域停泊、作业;禁止船舶向黄浦江、苏州河排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禁止向其他内河通航水域排放含油污水;明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内河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进行接收、转运和处置。

条例是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上海船舶污染防治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长三角苏皖沪两省一市协同项目,也是推进长三角区域船舶污染联防联治、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

条例设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专章,明确船舶污染防治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当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相关省、市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享船舶污染监测预警、船舶污染物跨区域接收转运处置、船舶污染事故处置、船舶污染防治信用等信息,建立执法联勤联动、应急协作和信用联合惩戒等机制。

(郭敬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