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升级 “金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升级 “金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25 14: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5日消息,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及金寨县人民政府主办,网商银行承办的“果子园乡话振兴”安徽省乡镇级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提升行动在安徽金寨县举办。

会上,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宣布其助农行动走进安徽省,金寨县、长丰县等全国农产品百强县的种植户、养殖户及农产品电商等将获免息支持。此次助农行动,网商银行还将在金寨县投入覆盖多产业、多经营主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网商银行作为安徽省金融支农创新试点的重要组成,结合金寨产业数字化发展,与政府在共享政务等公开信息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多产业、多经营主体的数据模型,为产业链上的更多小微商家提供数字金融服务,形成了‘金寨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金寨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一级调研员姚云飞表示。

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每10人就有1人使用数字信贷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两强一增”行动实施,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农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2021年,金寨县成为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金寨农户资金需求量大,主要用于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提高种植水平和研发深加工产品。但在获取资金时,存在着缺乏抵押物等问题。”金寨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

2020年4月,金寨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政府充分发展黄精、黄金梨、瓜皮茶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截至2022年初,其黄精栽培面积2.3万亩,年产鲜黄精1500吨,产值6700万,带动1300户农户就业。

金寨黄精产业带头人高海广,自2013年走进大山,深耕细作黄精产业十余年,“黄精收购季节一般在秋天和冬天,黄精休眠营养含量最高,我们需要大量收购,并且储藏全年的生产材料,此时需要大量的资金。”

金寨黄金梨产业带头人王勇

王勇是金寨特色产业黄金梨的带头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刚开始申请贷款的时候,那是相当难,一直等一直等,等贷款下来以后,田里的草都长满了,都荒掉了。”

而如今,高海广、王勇们已不再为资金犯愁。据了解,目前,超过4万小微经营者和农户已获得网商银行提供的数字贷款,相当于,金寨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个人用过数字信贷服务。

金寨黄精产业带头人高海广

金寨政府为发展产业,还专门面向种植户出台了扶持补贴政策,种植大户只要种植到一定规模,每亩地一次性补贴2000块钱,基本可以解决种苗的钱。高海广通过数字金融,手机一点就可以贷到款,还获得了免息支持。 “网商银行感觉就是两个字,方便。一部手机就能贷款,很快就能到账。”王勇说道。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赫璞峰在发布会表示:“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构建了政、银、担、险、基金‘五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站位高、措施实、方法新,突破了传统农村金融体制机制障碍,改变了以往金融服务碎片化、无序化的格局,强化提升了各类金融要素叠加效应,深度推进了金融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赫璞峰

金寨县果子园乡副乡长许阳说:“通过延长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简化审批程序等方式,拓宽了融资需求者获得发展资金的渠道。特别是如网商银行这样的互联网银行,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让群众在手机终端上即可完成贷款的申请和发放,一部手机就像一个网点,备受群众青睐。”

据了解,2021年,网商银行创新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入选安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并于同年入选央行等七部委评选的科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作为数字金融发展的标杆,金寨的数字贷款金额同比去年增幅超200%,排在全省县域前列。

金融渗透率提升25% “金寨模式”将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金寨数字化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1月,金寨县与网商银行签约合作,整合当地政务可公开的三农数据,网商银行将自己的数据技术和经验提供给政府,并建立区域专属授信模型,为用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

今年,金寨县入选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公布“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这个榜单,基于线上销售数据、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数字乡村试点、产业强镇、数字农业试点、农业主产区等因素综合评价而成,可见金寨的产业数字化程度已走在全国前列。

以黄精产业为例,从种植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均已逐步实现数字化,通过数据,黄精种植户、经销商、加工商、销售商等全链路的经营者,刻画出了一份份精确的画像,这也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日渐肥沃的土壤。

不仅如此,金寨的猪鸡鸭等禽类畜类产业、休闲农业小微经营者、村集体经济组织也正实现数字化。

安徽省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金寨模式

“在共享政务等公开信息的基础上,金寨县政府与我们共同建立多产业、多经营主体的数据模型,为产业链上的更多小微商家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网商银行县域金融部总经理高翔表示。

据分析,金寨县利用各产业经营主体公开信息建立多项数字信贷风控模型,其数字金融渗透率将提升25%。

行业专家表示,农村金融之所以难,在于难以了解用户,产业数字化和科技的发展,让刻画县域和乡村人群画像成为可能,加之地方政府的开放发展精神,信贷资金滴灌至产业末端,进而激活了县域经济,“金寨模式”值得在全国县域推广。

网商银行县域金融部总经理高翔

记者了解到,网商银行为一家科技驱动的互联网银行,全国超1000个涉农县区已与其就数字普惠金融签约合作,科技发展使得县域小微群体的信贷可得率大幅提升。

“金寨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希望与更多地方政府一起,将金寨的经验复制到全国超过100个县域,进一步加大服务深度,让更多县域小微经营者享受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网商银行县域金融部总经理高翔表示。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