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联赛来了!一夜爆火的飞盘运动,官方给加了把火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7日发布通知,拟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首届中国飞盘联赛。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此次宣布首届中国飞盘联赛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飞盘这项“民间”运动的成长,并不“野蛮”。

全国联赛来了!一夜爆火的飞盘运动,官方给加了把火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7-08 1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全国联赛来了!一夜爆火的飞盘运动,官方给加了把火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7日发布通知,拟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首届中国飞盘联赛。“飞盘运动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知如是说。

通知显示,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均可组队报名参赛。比赛场地方面,十一人制足球场划分为两片飞盘场地,长100米、宽30米,得分区长18米、宽30米。具体比赛场地数量根据队伍报名情况确定。

在成为深受不少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后,中国飞盘联赛来了。曾经的小众运动似乎在一夜间爆火,成为互联网持续热议的话题,也是朋友圈中不断被展示的生活场景。

据国内某社交平台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显示,2021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6倍。

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该平台开展的同城社区活动“周末请上车”中,飞盘是复购率最高、最受“90后”喜爱的周末活动。

对于这个已经“出圈”的运动,你了解它背后的有趣历史吗?

漂洋过海的运动

飞盘的原形可追溯到派饼锡盘。19世纪,美国面包师福瑞斯比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一家饼店,大学生很喜欢他做的“Frisbie Pie”,吃完之后顺手投掷抛接圆形锡盘取乐。

1948年,美国人沃尔特·莫里森用塑胶原料制造出第一枚现代飞盘。1957年,开发呼啦圈的公司Wham-O获得飞盘的市场专卖权,并在听说了大学生玩“Frisbie”的习俗后,于1959年注册了商标“Frisbee”。

此后美国的飞盘运动及产业逐渐成形,有着“飞盘运动之父”之称的黑德里克开发出运动级飞盘,成立国际飞盘协会。1974年,第一届世界飞盘锦标赛在美国加州的玫瑰碗球场举行。

在飞盘这项运动中,最受欢迎的便是飞盘争夺赛,也称为极限飞盘。其对抗赛标准配置是7人制,标准场地是100米×37米大小,两端各有一块18米×37米的得分区域,进攻方人员进入得分区后接到飞盘即可得分,与橄榄球运动有几分相似。

飞盘传入中国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和休闲玩具,随着改革开放,飞盘进入中国民众视野。

飞盘运动在中国

不知不觉间,飞盘这项融入了足球、篮球与橄榄球规则特点的团队型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一代社交圈和运动场的新宠。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此次宣布首届中国飞盘联赛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飞盘这项“民间”运动的成长,并不“野蛮”。

去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便相继发布了《全国飞盘运动竞赛规则(试行)》《全国飞盘运动裁判法(试行)》两大文件。在其中对飞盘的场地、具体竞赛规则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规范,也介绍了团队飞盘裁判员的职责和需要具备的素质。

  图片来源: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网站截图

今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宣布举办2022年全民飞盘线上挑战赛,该次比赛通过团队飞盘、花式飞盘、投掷飞盘、一分钟反应传盘、回收飞盘等形式进行展现。

“在今后北京新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我们也会更多考虑青少年个性体育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场地设施。”在谈到飞盘运动的个性化需求时,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道。

在校园中,飞盘运动同样颇受青睐。

2021年初春,高校的开学季,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30名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使用手中的飞盘,两人一组来回互动。彼时,厦门大学开设了新的体育课——极限飞盘。

“这个项目它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身体接触,它又非常有球类的传球传盘这样的特点,所以竞技跟娱乐项目组合在一起是它最大的一个吸引点。”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骆腾昆这样介绍道。

此外,在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极限飞盘作为新兴体育项目被正式列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为什么飞盘能爆火

没有肢体接触、门槛不高,对于参与人数、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苛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社交属性……诸多的因素融汇在一起,成为了飞盘运动在近期热度快速提升的原因。

世界飞盘联盟倡导“飞盘精神”,即知晓规则、避免身体接触、享受比赛、公平竞争和尊重地沟通。

人们更加渴望通过社交的方式来拓宽生活交际圈,更希望亲近自然,将健身与社交进行有机融合,而这恰好契合了飞盘运动的特性。

也正是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飞盘悄然间改变着公众对其的认知。

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所言,飞盘已经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来到的首届中国飞盘联赛,你打算参加吗?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