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在4日举行的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通报了这则消息。这抹“北京蓝”将为绿色冬奥会增添更多亮丽底色。
于建华介绍,2021年,北京市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近八成,较2013年增加了112天。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14天;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
北京一度为雾霾所扰,如今,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PM2.5已得到突破性改善。夏季、秋季PM2.5重污染基本消除。于建华说,2013年以来,PM2.5浓度平均每年下降7.9%,远超发达国家城市同期下降幅度。
北京大规模治理大气污染自1998年拉开序幕,于建华说,20多年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能源消耗都明显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各项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改善速度之快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北京空气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离不开北京能源结构的加速优化。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近10年来,北京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不足150万吨,占全市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
与此同时,北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针对冬奥会供热需求,已建设多座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站,将用清洁的太阳能来为奥运会场馆供热。冬奥会场馆将100%由绿色电力覆盖。
根据北京冬奥会的车辆筹措方案,将有氢燃料车、纯电动车、天然气车、混合动力车及传统能源车用于赛时。其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随着近期北京地铁11号线的开通,北京赛区所有场馆实现地铁覆盖,观众可通过公共交通快速便捷地抵达各个场馆。
这将是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冬奥会场馆的建筑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可基于5G和AI等技术,进行多维度实时监测,引导建筑节能减排。
过去4年,北京用国际公认的科学方法进行碳汇计量和实地监测,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5万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表示,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160个监测样地产生了50余万吨的碳汇量,这些碳汇将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支持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