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号工程”引江济淮枢纽配套工程首栋楼封顶

安徽“1号工程”引江济淮枢纽配套工程首栋楼封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5 17: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3日下午14时28分,随着宿舍楼屋顶坡面面板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中铁四局四公司承建的江济淮蜀山管理用房宿舍楼顺利完成封顶,这也是安徽“1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6处枢纽管理用房(一期)中封顶的首栋楼,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工程按期竣工提供了保障。

蜀山枢纽管理所位于合肥市西部,北面紧临铭传路,南面紧临堤顶道路。场地呈规则矩形,占地面积20339 m² (其中预留用地面积约1000m²),总建筑面积6616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203m²,地下建筑面积413m²。管理所主要功能为办公和住宿,其中办公楼面积2378m²,值班宿舍楼面积3543m²。

“工程自今年七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全体建设人员上下齐心,积极组织资源,与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本着保安全、抓质量、赶进度、负责任的态度,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克服大风、低温等不良天气,顺利完成封顶。”项目部总工程师黄发连介绍。目前,该项目施工生产稳步快速推进,逐步进入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作为安徽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标志性1号工程项目,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工程段落。

据了解,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被国务院确定的2020-2022年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涉及安徽全省13市46个县,建设工期5年,包括输水干线贯通工程、城乡集中供水工程、生态修复与蓄水工程、航运网络扩能工程和智慧调度系统工程。建成运行后将有效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完善江淮航运体系,改善巢湖及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