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学田街道:铆足干劲 全力建设“实力、精致、人文、智慧” 新学田

崇川区学田街道:铆足干劲 全力建设“实力、精致、人文、智慧” 新学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09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学田街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四个学田”建设情况 (丁从容)

崇川区学田街道是崇川区最年轻的街道,位于南通市城市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随着南通中心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位于主城区东片的学田街道鲜明的城市经济特点和良好人文环境更加凸显。这个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城中街道,拥有居民住宅楼522幢,住户18462户,常住人口约4.9万人。辖区有崇川区便民服务中心、崇川区检察院、崇川区法院、南通税务局崇川分局等多家行政事业单位,有圆融广场、金鹰购物中心、利群时代等商业综合体。辖区人文底蕴深厚,有江苏工院、南通职业大学、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众多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书画名人居住在学田。近年来,学田人紧随改革步伐,敢于创新实践,不放过任何一次腾飞的风口。以“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崇川精神为指引,紧扣“再造一个辉煌的热血崇川”奋斗目标,进一步明晰“四个学田”建设的发展思路,抢时间、拼速度、谋发展。

“实力”是学田之基。学田街道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振亚向记者表示,学田街道坚持招商与引税并举,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激活“实力学田”新引擎。通过全面开展“扫楼行动”,逐层了解辖区17幢楼宇700余家入驻企业注册运行、盈亏、纳税等情况;坚持重点企业每月走访联系制度,加强重点企业指标预测,分析研判指标增减原因,形成“一企一策”,绘制街道经济大数据图谱。今年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69亿元、同比增幅0.2%,限上批零业销售额19.5亿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幅133%,固定资产投资5.2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4家。同时重点招引早布局,实现项目新突破。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345”产业方向,紧盯“2122”招商指标,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制定《学田街道2020年招商引税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1+6+7+N”招商工作新机制。今年1-9月,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率队赴上海、深圳等地招商26次,拜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东浩兰生集团等70余家知名高企院校,接待北京佰才帮、杭州智宇能源科技等30余家客商来崇川考察,自主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5场。绕城高速、正特人工智能检测等重特大项目及3家亿元企业成功落地。抓住工农路建设“黄金中轴线”的发展机遇,成立全区首个楼宇经济组织——圆融楼宇经济合作社,立足于楼宇企业、业主、物管等多方利益融合点,秉承“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试水“空间+服务+运营”的复合招引模式,当月即招引2家企业,持续提升楼宇产业高端化和楼宇经济贡献份额,圆融中心被评为“市三星级主题楼宇”。盘活低效用地三块,共计44.62亩。招引3家企业植入崇川开发区物流园载体,实现转化达产。实现了载体能级再提升。

“精致”是学田之形。学田街道坚持改造与长效并举,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质价值,打造“精致学田”新风景。通过成立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学田北苑和学田南苑1-16幢的综合改造项目。学田北苑在去年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含地下管网、道路、绿化等项目的综合改造二期工程,现已收尾即将验收。学田南苑1-16幢作为市级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指定试点先行小区,街道坚持“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原则,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巡查制度、惩戒制度,以严的制度推动快的落实、高的质量,仅用1个月就拆除了68处、492.23m2全部违建,为全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作出榜样。借助防疫期间小区封闭管理的需求,顺应民意,乘势推进小区封闭围合工程,在果园、棕榈园和学田东苑等片区封堵小区开口20个、新建和维修围墙745米,初步实现对南川园新村、中南苑等7个老小区的围合管理。通过集中整治全力提优城市面貌,完成市区交办的“微治理”项目38项,拆除工农路沿街空调外机罩230个,拆除小区违章铁皮棚48处。完成284个文明长效整改问题,整改率100%。同时紧盯生态红线,全面推行党政负责、条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水环境长效管理,完善河道管理日常监督巡查机制,形成及时发现、分类反馈、处置通报的闭环工作机制,继续打造南川河学田段美丽样板河道。持续监督全域餐饮业油烟净化器使用情况,按照“安装、使用、有效”三个“百分百”的要求落实到位。实施“654”专项行动,加强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管控,推行24小时监管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监管和处罚并举,强势推进大气污染整治。推进天龙逸园、学田南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点、线、面”三个层面提升辖区环境面貌。

学田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演示 丁从容摄

“人文”是学田之魂。刘振亚表示,学田街道坚持党建与治理并举,统筹兼顾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亮出“人文学田”新名片。通过推行区域化党建,实施“一轴四群”融合党建项目,形成“一心一带一路”、圆融商圈党建、“528区域党建”等特色品牌。加快推进圆融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紫荆花社区“红色物业”阵地打造。深化学田区域治理联席会议机制,依托人大代表活动、政协“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围绕文明创建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召集辖区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等群策群力、共商共建助发展。开展民族工作“红石榴家园”创建活动,举办第十二届民族民俗文化节等活动,画好统战同心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为平台,搭建微心愿征集、微平台发布、微服务认领、微基金互助的志愿服务微循环模式,争创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点。举办精品道德讲堂,持续放大老品牌“知心奶奶”群体效应,培树“顾心益站”“528党员志愿联盟”“圆融商圈‘融善坊’”等新生社团,弘扬学田新风尚。落实“网安2020专项行动”,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谋划成立“邓海建”网评宣传工作室,创新网络正能量文化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手段,持续推出新形态的网络文化作品,使文明实践不断得以深化。街道还创新建立“六维”考评体系,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可量化、绩效差别化,从“法规、履职、担当、奉献、评价、廉纪”六个维度对街居干部实施综合评价考核。强化作风保障,深入开展“六治六促六提升”专项行动和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等专题学习研讨。认真对照“两个责任”清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开展“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活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到南通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继续加强街道作风整顿,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进行监督,常态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问题线索调查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使一些刚性约束不断得以强化。

“智慧”是学田之路。该街道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解放思想扛起时代发展重任,营造“智慧学田”新优势。街道以提升“线下+线上”为民服务功能为目标,在五一路东侧建设集“职能整合、功能集成、便民高效”的学田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发挥街道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三大中心”作用,打破自上而下“派单式”单向治理模式,通过“市、区、街+网格”的上下联动协调机制,打造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和“一线总指挥”,探索形成“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执法、闭环处置”的“学田模式”。立足实战实效,通过安防管理及物联网感知设备,借助高清视频,智能信息等高技术手段,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天龙逸园小区打造成集智能烟感、智能燃气、智能消防栓、智能音箱、智能门磁、视频监控、停车监控、井盖监控、人脸门禁、车牌识别、高空抛物、一键告警等于一体的智慧小区,成为全市首个接入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的智慧小区,实现了对人、车、房和设施设备的全天候、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小区居民安全感爆棚,幸福感满满,真正实现了小区管理智能化、服务百姓零距离。同时迁建学田卫生服务中心,增挂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学田分院的牌子,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专业化水平。

学田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外景 丁从容摄

刘振亚向记者表示,新崇川的建设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发自内在需求地,自觉而主动地提出“实力、精致、人文、智慧”学田发展口号,让楼宇经济成为实力学田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动力源,让老小区出新成为精致学田宜居宜业的新风景、新坐标;同时在这片为兴学而起的土地上,继续孕育、催生、成长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人文、智慧学田,演绎、传承、光大集仁爱、和谐于一体的人文、智慧精神。她强调,学田人将解放思想再出发,以快的行动、实的业绩,为新崇川建设贡献学田力量。(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