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战青春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让我们聚焦“8090后驻村第一书记”。(记者 何深宝)  “网红主播”“驻村老师”“屋里人”,在鄱阳县高家岭镇龙岭村第一书记武雪姣微信朋友圈,记者见到这样一个“达人”。

扶贫路上战青春

来源:江西日报 2020-05-13 07: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无梦想,不青春。一代代中国青年的梦想,无不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依托于时代的经纬。

无担当,不青春。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长本领,让青春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无奋斗,不青春。奋斗,永远是开启伟大梦想的金钥匙。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让我们聚焦“8090后驻村第一书记”。

夏文翔:热血青春献人民

4月23日,村民刘海浪家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说是客人,但在刘海浪一家眼里,他比亲人还好,比亲人还亲。他就是江西银保监局“85”后年轻干部、村里曾经的第一书记夏文翔。

夏文翔与刘海浪一家深厚的情谊,源于他3年的驻村扶贫经历。2016年底,“省城干部”夏文翔面对母亲瘫痪在床、女儿尚且年幼的家庭困难,毅然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奔赴600公里外的省级贫困村——定南县岿美山镇丰背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3年,他被村民称赞为“党的好干部,丰背的好儿子”,他用热血青春成就了丰背村的华丽蜕变。2018年底,丰背村顺利脱贫退出。2019年底,丰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根据组织安排,夏文翔返回原工作岗位。

岗位虽已变动,但夏文翔仍时刻惦记着“第二故乡”的乡亲们。4月下旬,重回村里的夏文翔听说刘海浪女儿叶汉兰扭伤脚踝在家休养,便第一时间去了他家。“这段时间在家好好养伤,少走动。”一进门,夏文翔便关心起叶汉兰的伤势。“他对我们家帮助太多。他从第一书记变成了我们的大哥哥。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记在心里。我在赣州的这份工作是夏哥介绍的,弟弟上大学的费用也多亏他的支助。”叶汉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扶贫更要扶智。但凡村里有孩子考上大学的,夏文翔都会去道贺;对家庭困难的孩子,他都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近年来,在夏文翔和他协调的爱心金融机构资助下,村里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顺利完成学业并圆梦大学。

离开刘海浪家,他又奔着去看望“干女儿”刘俐、刘颖。这对小姐妹是留守儿童,孩子爷爷告诉记者,两姐妹几年都没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夏书记了解到情况后,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她们极大的鼓励和关心。对她们来说,夏书记就像是父亲,让这个孤弱的家庭心感慰藉。

“有急事难事,找夏书记;有家事公事,找夏书记”,3年间,丰背村村民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叶水华、叶平生本为堂兄弟,因为两家入户道路土地归属问题争执斗气数年之久。面对这个村干部都没辙的“老大难”,他没有退缩,而是沉下性子与两家人做了长达半年的工作,最终换来了两户村民顺利签订土地置换协议,兄弟重归和睦。

要做好第一书记,离不开对基层的了解。3年来,他日均步行超10公里,走遍了村里每户人家,记下了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政策需求,帮助村民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大到修路修桥,小到停水停电。此外,这几年“六一”儿童节,他都会邀请爱心企业为岿美山镇中心小学30余名孩子送上礼物,实现他们的“微心愿”。

脱贫要有产业,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夏文翔有针对性地探索制定帮扶措施,逐渐形成“一手抓扶贫基础建设,一手抓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在他的积极协调争取下,县城通往村里的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前一年开工。看到狭窄的道路在改扩建,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

“你看那山上的毛竹,一片接着一片。这些昔日在深山里自生自长的毛竹,如今已经成为丰背村民致富路上的‘绿色银行’。”记者顺着夏文翔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岭上郁郁葱葱的毛竹,枝叶密匝,直挺蓝天。2018年,夏文翔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成功建立了一个与村情结合紧密、与贫困户联结紧密、与帮扶单位互动紧密的生态竹制品加工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定南丰瑞竹制品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年产值近千万,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10万元。

“去年我家毛竹收入近两万元,年底村里还给我们这些供竹户分了红。”砍了大半辈子毛竹的村民陈炳深没想到,以前上山砍竹子的收入只够温饱,加入合作社仅5个月,毛竹收入就翻了一番。身体残疾,不具备完全劳动力的贫困村民廖丽华也在合作社实现了稳定就业,她感激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也可以靠双手脱贫。”

发展产业的同时,夏文翔还通过联系邮政电商物流、客户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紫玉淮山、药菊、波尔山羊等种养殖产品的销售难问题。此外,在他和帮扶单位的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下,2017年以来,数十家金融保险机构多次对丰背村慰问调研,累计捐款捐物超200万元,为丰背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夏文翔被授予“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组织把脱贫攻坚的光荣使命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作为年轻干部,就应该勇于担当,把热血青春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夏文翔如是说。(记者 鄢朝晖 唐 燕)

(鄢朝晖 唐 燕)

1 2 3 4 5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