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中国人归乡途中的“怕”与“爱”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02-09 09:32:23

  情感无所寄 哪扇窗是让人坚强的理由?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李健的一首《异乡人》唱尽异地游子的辛酸。家,是情之所系;回家过年,亦是心的归依。

  然而,对情感无所寄的单身男女而言,春节回家形同“闯关”。父母的期盼,亲友的规劝,间或“被相亲”的体验……个中压力自不待言。近乡情怯, “怯”恰是来自父母亲人的“爱”。这份关爱,浓的化不开。

  1982年出生的周小姐对这份“怕”与“爱”体味颇深。她毕业于京城名校,工作稳定,收入可观,相貌亦清秀可人。三年前与男友分开后,一直单身。

  “我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她家在辽宁一个小城,“当地的女孩到了我这年龄,早已结婚生子。”她说。

  事实上,她只是中国1.8亿适婚单身男女中的一员。对于许多大龄单身男女而言,平日里,父母已是电话不断;逢年过节回家,更是被“轮番轰炸”,其中最难熬的,还是“被相亲”。

  “去年国庆回家,7天内便被安排相亲了3次。”身为独生女的周小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年事渐高,最大的期望就是我早日找到好的归宿,但这并非易事。”周小姐对终身大事并非不积极,在北京也有多次相亲的经历,最终却都无果而终。

  “父母会去比较,看到亲友、邻居们都儿孙满堂,共叙天伦,他们会羡慕,更会焦虑。”周小姐说,每念及此,她未尝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愧疚。“不能让二老早日得偿所愿,这也是一种不孝。”

  尽管明知将要面对的种种,她还是决定回家过春节。“避无可避,平日里只身在外打拼,早已心力交瘁,趁过年回家多陪陪父母。略尽孝心的同时,也是在享受家的温暖。”

  “恐归”非所愿 囊中羞涩如何过年关?

  春节将至,正当离乡在外的游子收拾行囊、备齐礼物准备返乡之时,却有这样一群人,盼望过年却害怕回家,期待团圆又顾虑不断,这便是“恐归族”。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超四成人更坦承自己就是“恐归族”。究其原因,或曰难堪春运舟车劳顿,或曰事业不顺恐失了“面子”,抑或囊中羞涩无力承受年关的开支。

  有专家认为,“恐归”是职场人士面对超越收入水平消费的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国人都有一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情结,如果没有混出“名堂”,春节回家就很容易撩拨起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说穿了还是“面子”在作祟。

  此外,节日里亲友组团“拷问”亦是“漂一族”的焦虑所在,升学、就业、买房、结婚、生子……数不清的“春节拷问”让人疲于应对,不久前一条“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微博走红足可反映心声。

  而在亲情的另一端,父母并无太多奢求,自知子女难以报答他们的关爱于万一,只是在家的方向等着,盼着,“意恐迟迟归”。

  事实上,“恐归”并不是新话题,亦非主流心态,真正“因恐不归”的更是极少数。父母正在逐渐老去,回家团圆,是情之所系,更是为人子女无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常回家看看,逢年过节陪在父母近旁,今后才可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风树之悲。

  与亲情相比,所谓“面子”、顾虑、纠结都微不足道。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至于亲友们的“拷问”,方式上或有待商榷,却都出于关心,亦不应辜负。

  回家过年吧,因为月是故乡明,尽管月有阴晴圆缺;何妨对酒当歌,纵使聚少离多;青春作伴好还乡,无论志得意满抑或窘迫颓唐。(记者 邓永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