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记者问及如何评价朱镕基时,温家宝说,朱镕基总理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领导人,他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
2004年,在谈到反腐败问题时,温家宝表示,反腐败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政府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我郑重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保证,要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处理贪污腐败分子,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2005年,温家宝在听到有记者提问“中国股市”的问题时说,你这个问题可能是互联网点击率最高的问题,也是全国听众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虽然很少就股市发表意见,但我却每天关心着股市的行情。
2006年,有记者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在因特网方面进行的审查?”,温家宝回应时说,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赛蒙·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中国对互联网的管理的做法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网站要传播正确的信息,不要误导群众,更不能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
2007年,记者点了陈良宇和郑筱萸的名,并提问“如何有效地遏制一些行政领域权钱交易的现象?”温家宝说,应该承认,随着发展市场经济,腐败现象接连不断地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甚至涉及到许多高级的领导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制度上入手。
2009年,温家宝在回应台湾问题时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能说说您是如何一直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吗?”在2010年总理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温家宝回应说,虽然我是一个基本没有节假日的人,但我还是喜欢锻炼的,无论是散步还是游泳,都使自己的身心能够放松,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对付繁重的工作。
2012年,是温家宝的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回答了14家媒体记者的提问。
第一个问题就是让温家宝评价任期内的工作,他回答时说,我担任总理已经9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他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
在记者会接近尾声时,温家宝主动说:“如果不累的话,我们再提两个问题。”
随后,在中新社记者提问有关贫富差距问题后,路透社记者提到了发生在2012年2月的“王立军事件”。温家宝回应时表示,王立军事件发生以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也十分关注。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央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专门调查。多年来,重庆市历届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革建设事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政事儿”注意到,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兼任。
朱镕基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1997年9月,朱镕基当选为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大原工作人员曾透露,1998年,在准备朱镕基记者会的过程中,朱镕基曾定了两条规矩:第一,要尽可能把提问的机会给境外记者,因为内地记者见面机会多得很,第二,不要事先安排,记者提什么问题都可以。
在1998年总理记者会“首秀”时,有记者问:“人们称您为“经济沙皇”,您对此有何感想?”朱镕基回应说,对于外界称我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经济沙皇”等,我都不高兴。这次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0年总理记者会,朱镕基也面对了有关腐败的问题。有记者提问“中国有信心解决腐败问题吗?”,朱镕基说,我从来不认为中国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像某些杂志所排列的次序,从来不是这样。中国的腐败案件当然要多一点,因为中国人多嘛。
同为2000年,有记者问:“总理先生,您的任期已经过半,您希望中国人民在您离任之后最记得您的到底是哪个方面?”朱镕基回应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最近,中国股市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政事儿”注意到,在2001年,朱镕基在总理记者会上就已经面对有关中国股市的提问。有法国记者提问时说:“有人认为中国的股市就像一个赌场,有人认为中国的股市有崩溃的风险。”朱镕基回应说,关于中国股市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不是说明中国有言论自由吗?因此,我对中国股市的状况不会做任何评论。我们的既定方针就是要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规范、监管、自律。
2001年,韩国记者提问:“您认为到多大年龄时,您就不再适合担任公职?”朱镕基说,至于说我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干什么,那么我可以说,我在1998年的时候就讲了,现在还是这样讲,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2年,是朱镕基的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
美国记者这样提问:“跟1998年您第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相比,现在看起来,您虽然同样的帅,但是略显疲劳。我的问题是,操持一个有13亿人口国家的大事,我难以想像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朱镕基说,我比1998年是不是显得疲劳,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作何评论。不过我想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了,人总是要老的嘛。但是,这四年以来,我始终丝毫不知疲倦地在进行我所担负的政府的工作。当然,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令我最感头痛的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无论下一届总理是谁,你觉得他应该有什么优点呢?”
朱镕基表示,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嘛,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李鹏
回归前夕,回应“有关部委会不会干涉香港事务?”
李鹏1987年11月当选为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任国务院代总理。1988年4月至1998年3月担任国务院总理。
“政事儿”注意到,1993年总理记者会常态化后,李鹏共经历了5次记者招待会。李鹏回应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层面,另外,他也谈了不少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以及香港回归的相关问题。
1993年,李鹏回应有关台湾问题时说,我们不仅没有“封杀”台湾人民的生存权利,而且也没有这样的打算。都是中国同胞,我们希望台湾在经济上更加繁荣。凡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都向他们表示,同台湾除了不能发生外交关系和官方往来外,都可以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怎么能说“封杀”呢?应该说路子给得很宽。
1997年3月,距离香港回归不到四个月。
当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央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以后会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一些部委插手香港的事务?”
李鹏回应说,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地区,中央政府的有关部委不会去干涉那里的事务。最近英方有人说7月1日以后他还要监督中英联合声明的实施情况,我想这是不现实的。因为7月1日以后中国已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政事儿”撰稿:新京报记者 马俊茂 实习生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