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原院长慕平
北京
每年有超过100名法官辞职、立案登记制后诉前调解纠纷的案件下降了57%……谈及法院系统面对的“难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慕平认为,案多人少确实是当前法院面对的现实,但这不是当下改革措施带来的。
慕平说,北京法官实行员额制改革后,约有1000名法官进入不了首批员额制名单。不过,他认为进入员额制的法官在薪资待遇上将比现在有所提高。
关键词·员额制
约1000名法官无法“入额”
北青报:员额制的改革,会让多少法官受到影响?
慕平:这次司法改革中,员额制方面的改革难度较大,不超过38%的比例,首批不超过30%,北京法院约有9000名在编人员,其中法官大约有4000人,按照第一批30%的比例,差不多是3000人能进入员额,这意味着约有1000人是进不了员额的。
北青报:没有进入员额的法官将如何安排?
慕平:有这样一个差额选拔,直接触及法官的利益,进行起来肯定要困难一些。他们可以继续等下一批进入员额的机会,也可以转为司法辅助人员,但是要进入下一批的员额也有一定难度,因为首批已经达到30%,下一批预留的空间就不多了,如果员额满了,那只能等进入其中的法官退休或者因别的原因离开,才能补充进入。
北青报:如何进行选拔?
慕平:本市法院系统将成立一个负责遴选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不只有法院的人,也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来,一方面会进行考试,另一方面会考核法官此前的工作情况。
北青报:未来法院都由哪些人员构成?
慕平:今后法院和检察院内部人员会分为三类:一类是法官、检察官,一类是辅助人员,一类是行政人员。从已经改革试点推行的单位看,法官员额制改革落实后,司法辅助人员是一个工作重点。建议重视和加强司法辅助人员队伍的建设,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和研究这项措施。
关键词·案多人少
案多人少并不是改革带来的
北青报:有观点认为,改革措施会减少法官数量,但案件却在增多,矛盾会更加突出?
慕平:案多人少确实是当前法院面对的现实,但这不是改革措施带来的。案多是当前社会在转型时期的矛盾和纠纷量较大造成的,社会到了这个阶段,就有这么多案子,这不是说法院收案多少能决定的。再加上诉讼以外的社会化解机制不太完善,功能也不太强大,法院收案的门槛一降低,很多就进入到诉讼行列。
北青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慕平: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之后,法官数量的确减少了,但是法官整体素质提高了。改革后,有法官职称的人都要办案,而且主要精力就是办案,事务性工作由辅助人员负责,所以审判岗位上的办案力量实际上会增强。
法院是解决矛盾纠纷最复杂的手段。从北京法院的情况看,立案改革后,降低了立案门槛,直接进入法院诉讼的案件大量增加,诉前调解纠纷的案件下降了57%。希望能够支持行业调解组织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法院要加强对这些组织的业务指导,以此减少法院审判任务的压力。
关键词·去行政化
北京每年有上百名法官辞职
北青报:法官辞职方面情况如何?
慕平:法官辞职不是因为推行司法改革才存在的,多年前就存在,不能把司法人员辞职增多简单归咎为司法改革。2009年到2013年,北京市各级法院每年都有100多名法官辞职。去年辞职的人确实是多了一些,但是经过调查,法官辞职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职业保障不完善,法官缺乏职业吸引力。
北青报:目前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方面有什么突出问题?
慕平: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正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薪资待遇上,目前法官和普通公务员一样,是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待遇,就像公务员那样局级、处级、科级这样的安排,按照级别来走,但法官是具有专业性的职业,这样的安排有不合理之处。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和行政级别脱钩,按照专业的职级来走。
北青报:此次改革后法官的待遇会得到提升吗?
慕平:按照这样的思路,将来进入员额制的法官的工资待遇应该会比现在有所增加。
北青报:员额制的改革,对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会有效果吗?
慕平:现在按照行政级别来,有的基层法院行政级别不高,而且行政级别编制也都是有固定数额的,进去的年轻人觉得熬到头可能也是一个级别较低的层级,那他可能就会想离开。按照改革思路来,那么就不受行政级别限制,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法官一样可以在基层法院享受他所对应的级别的待遇。
关键词·法官保障
谩骂威胁法官需要应对机制
北青报:伤害法官的恶性案件,影响很大。
慕平:事件发生后,不仅是法院系统,检察院、律师群体都有站出来发声,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法官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影响很大。有的职业比如警察,可能入行前就了解这个职业要面临的风险,有牺牲的情况,法官作为审判机关,出现这样的情况很让人震惊,建议出台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来切实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北青报:除了这种极端恶性案件,如何看待有人在网上发表言论,谩骂甚至威胁法官?
慕平:法律判决,有的人对他不利就有意见,这也是正常的,但应该按照法律程序走,比如上诉。这样的行为确实给法官造成了影响,增加了法官的精神负担,影响到了他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也应该出台措施来管理。
北青报:您刚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位置退休,离开了几乎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司法工作,怎么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
慕平:可以说我很欣慰,这段时间正好是改革开放后法治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个法律人是很幸运的,可以做一些事情。在法院工作几十年,没有统计过一共审判过多少案子,但是在审理每一个案子时,都会敬畏法律,认真对待,坚守职业要求,严格按法律来。(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