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江南秘境”浙江松阳:刻录活态乡土样板

来源:浙江日报
2014-09-24 13:23:07

“最后的江南秘境”浙江松阳:刻录活态乡土样板

科学保护开拓创新

  ——完美展示松阳“古深真”

  坐拥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历史文化名城,3个省历史文化街区,6个省历史文化名村,另有1个省历史文化名镇正在申报中。松阳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最为完善的县域之一。

  “县城明清古街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松阳保护工作的一大重点。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一期工程已投入1100多万元。”随着县建设局副局长叶世荣的指点,我们看到,南直街300米路段道路、排水、用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已基本改善,修旧如旧,整洁有序。二期工程将于明年开工,整治官塘路、人民大街400米路段;后续还将逐步综合整治该地段内的横街、桥亭街、十字路、大井路等,包括道路路面、建筑立面、综合管线、标示标牌等,专项整治济川路、塔头街弄等道路和管线,并修缮加固区域内的建筑……

  毗邻明清街有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古院落,较完整地保留着一幢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小巷深深,如今正被整体改造完善利用。南直街中段原县工商联合会旧址内,改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将建成首个非遗展演中心,让松阳乡土文化重放异彩。老街上的烟酒税局旧址、王家祠堂等地,也都陆续开始了保护性修缮利用。看着这一切,原住民们洋溢着欣慰的神色。

  老城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但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耐火等级低,排水不畅、低洼易涝。为此,松阳启动了市政消防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和污水整治管道工程,实施范围涵盖了70公顷的名城保护区域。“不让水火吞噬历史,不把遗憾留给后人!”

  “坚决杜绝‘标本式’保护、‘旅游式’开发。采用‘活态’保护,保留原住民生活,延续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县建设局负责人表示,以昔日繁华商业为基点,通过设置动态体验区或制成旅游纪念品等方式,将静态的业态动态化,提升综合效益,为钉秤、打铁、弹棉絮等传统业态的传承提供经济支撑。同时,鼓励发展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商业业态,为原住民提供就业、合作机会,带动区域增收,留住历史情感和文化根源!

  “政府鼓励、居民自愿”,整修资金“居民自筹、政府补贴”,松阳的保护利用,颇多探索创新有效之举!积极做好政府保护修缮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制定出台房屋修缮利用资金补助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有意愿、有能力的业主率先行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和名村的保护发展中来,启动一批,成功一批,带动一批。按政府主导、工商资本引领、公众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业态策划,出台配套鼓励和引领性政策,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优质工商资本,参与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复活传统民居的生命力,最全面地展示民居的古、历史的深、生活的真。

  古城松阳在科学保护中稳步前行,走在前列。不为凝固历史,只为延续生活的记忆。诚为可贵的是,松阳已为人们树立了可供借鉴的榜样……(文 / 卢丁方 吴思娟 成 果 陈悟宪)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