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丨让“黄金水道”成为“大国动脉”

从单一的水利设施,到集航运、灌溉、生态、调水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发展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建智慧航道、筑生态廊道,科技创新正在重新定义“黄金水道”的价值。

青春华章丨让“黄金水道”成为“大国动脉”

来源:交汇点客户端 2025-09-29 18: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时间,是发展的见证者;空间,是梦想的承载者。这一哲学,在江苏大地的水系脉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托举南水浩荡北上,畅通京杭运输大动脉;淮河入海水道,为奔涌的淮河开辟通途,改写800年无独立排水入海通道的历史;宿迁港直通连云港港,为江苏干线航道网“两纵五横”主骨架添上最北“一横”;镇江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昔日“老虎口”不再,“水上高速”静待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这些工程,不仅是水利的壮举,更是时间的雕塑,在流淌的河水中镌刻着发展的年轮。

时间的长度,在空间里延展。从京杭大运河的千年流淌,到南水北调的现代工程,历史与未来在水面上相遇。从单一的水利设施,到集航运、灌溉、生态、调水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发展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建智慧航道、筑生态廊道,科技创新正在重新定义“黄金水道”的价值。

黄金水道的“黄”,究竟是泥沙淤积的困局,还是点石成金的底色?问题的另一面,正是潜力的所在。

航道不畅,恰似血脉淤塞,但疏浚之后便是畅通无阻;协同不足,如同经络不通,但打通之后便是活力迸发;生态制约,看似发展瓶颈,实则转型机遇。淮河流域的治理历程告诉我们,问题与答案往往同在,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

快,是解决当前瓶颈的果断行动;慢,是夯实长远基础的坚韧执着。在黄金水道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快慢结合”的智慧。

疏浚航道、扩建船闸,需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培育市场、完善机制,则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就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要有抓住风口的敏锐,更要有深耕核心技术的定力。水运发展何尝不是如此?既要追求通航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快,是从战术上打通堵点的精准发力;慢,是从战略上优化布局的深远谋划。发展如治水,宜疏不宜堵,宜导不宜遏。

苏南运河的扩容,是解决当下通航瓶颈的“快”;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谋划,则是利在长远的“慢”。生态护岸的建设,看似投入大、见效慢,却是永续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学会在“快”中求突破,在“慢”中筑根基。

保持历史耐心,强化历史担当,注定既要秉持“以百年、千年为计”的战略定力,又要胸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在保护与开发的辩证统一中,让“黄金水道”真正成为支撑发展的“大国动脉”。而这条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征途,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苏群超)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