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经济参考报》2月19日刊发记者汪子旭采写的文章《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多重利好政策将出台》。文章称,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记者获悉,下一步,包括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在内的多重民营经济利好政策将出台。相关部门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同时,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失信惩戒,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从在央视春晚大秀秧歌舞、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到火爆出圈的国内AI大模型DeepSeek,新春伊始,多项来自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引人关注,彰显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密集发声、精心部署,从出台“民营经济31条”,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再到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细化、落实。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也扩大至92%以上。2024年,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6.0%,特别是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8%,拉动民间项目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不过,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民营企业进入部分重点领域的隐性壁垒犹存,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还不充分,政策落实和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
记者了解到,多项利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将陆续出台,进一步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障碍,切实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核电项目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一直以来,我国核电项目采取的是央企控股、地方政府参股的形式。此前,也有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的案例,但参股比例不高。去年,国务院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参与,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10%,彰显了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决心。此外,我国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开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记者获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坚决破除市场准入、要素获取障碍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实化举措,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失信惩戒,防止边清边欠,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筛选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推动更多PPP新机制项目落地实施,更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REITs市场扩围扩容,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发展中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此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提请审议,相关部门将抓紧做好出台实施的相关准备。同时,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积极参与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2025年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有较好的预期和前景。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推进,预计2025年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家信心都会比过去一年有所提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