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世界第六高峰 “巅峰使命”卓奥友峰科考进入登顶科考关键期

这是继“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后的又一标志性科考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将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作出新的贡献。

聚焦世界第六高峰 “巅峰使命”卓奥友峰科考进入登顶科考关键期

来源:央视新闻    2023-09-30 15:21
来源: 央视新闻
2023-09-30 15: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9月下旬开始,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脉著名山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展开极高海拔标志性科考,为期半个多月。这是继“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后的又一标志性科考活动,也是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实施后组织的第一次综合性科考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首次登顶科考珠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将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作出新的贡献。

4支科考分队 12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

△卓奥友峰下的加布拉冰川

卓奥友峰,是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高峰之一,也是世界第六高峰。“巅峰使命”卓奥友峰科考,包括120多名科考队员,由姚檀栋、朴世龙、朱彤、吴福元4位院士领衔,共组织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4支科考分队、12个科考小组。10月1日国庆节当天,18名科考登顶队员将在峰顶展开多项科考任务,包括建立中国第二座八千米级以上的自动气象站,首次在卓奥友峰钻取3根梯度冰芯等,再创科考世界纪录。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

18名科考登顶队员抵达卓奥友峰7100米C2营地

△科考队员在卓奥友峰海拔6450米架设自动气象站

记者9月30日从第二青藏科考队前方指挥部了解到,目前18名科考登顶队员已经在当天中午抵达了卓奥友峰7100米C2营地,也就是登顶前的突击营地,目前身体状态良好。30日晚上他们将在7100米钻取冰芯样品,这也是卓奥友峰从6450米到8200米的3根梯度冰芯之一。这三根冰芯的获取,包括“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钻取的极高海拔冰芯,将有助于科学家弄清楚西风-季风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垂直梯度相互作用特征。

△科考队员在卓奥友峰海拔6450米为采集冰芯训练准备

队员平均负重40斤 将建立中国第二个八千米级自动气象站

△架设自动气象站

此次科考,卓奥友峰将建立5座梯度自动气象站,其中峰顶8200米这一座将是中国第二个八千米级自动气象站。与珠峰基岩不同,卓奥友峰极高海拔地区的积雪覆盖厚,科考队员要架设气象站只能增加基座的重量,因此这次科考队员平均负重40斤,比珠峰科考多了5斤。在6450米C1营地到7100米C2营地,还要经过两个大冰壁,挑战系数还是很大。

卓奥友峰首次钻取三个梯度极高海拔冰芯样品

△9月30日,科考队员前往卓奥友峰5700米前进营地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长、中国科学院姚檀栋院士介绍,亚洲水塔变化科考分队将首次开展卓奥友峰极高海拔气象梯度观测,首次测量峰顶雪冰的厚度,首次钻取峰顶冰芯样品,阐明极高海拔区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为亚洲水塔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9月30日,科考队员前往卓奥友峰5700米前进营地

△中科院姚檀栋、朴世龙、吴福元等院士在卓奥友峰科考现场

在4950米大本营到6450米,也有不少科考队员同步展开大气温室气体采集、梯度岩石采集、极高海拔植被观测、化石采集等科考工作。比如卓奥友峰加布拉冰川流域大气、冰雪、水体、土壤等全生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考察,建立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站、精准估算青藏高原碳汇现状等,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并服务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历史提供支撑,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等。

卓奥友峰综合科考已获取一批珍贵样品和数据

△9月30日,科考队员在卓奥友峰加布拉山化石点采集

姚檀栋院士介绍,此次卓奥友峰综合科考是在2022年和2023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基础上,再次实施的极高海拔多学科交叉综合科考活动,将与珠峰、希峰形成“一主两翼”的“科考登山”常态化模式,标志着我国具有开展极高海拔登顶科考的体系化能力和建制化队伍,实现战略上的拓展。

卓奥友峰综合科考已经获取了一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科考队将进一步深化分析研究,为全面科学认识青藏高原构建基础平台,有力促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9月29日,18名科考登顶队员从卓奥友峰海拔5700米前进营地出发

(总台记者 陈琴 扎旺 陈福军)

(陈琴 扎旺 陈福军)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