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光丨千里奔赴 只为看一眼在战场上牺牲的亲人

清明节前夕,在通化“英魂归故里”公益项目组的帮助下,远在山东的杨瑞海、鲁飞、张忠义等烈士家属,分别从临沂和德州出发,奔赴千里之外亲人的安葬地四平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告慰英魂。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鲁飞在爷爷的嘱咐下,跟婶子徐启秀不远千里来祭拜大爷爷鲁守坤烈士。截至目前,通化“英魂归故里”公益项目已帮助600余名烈士魂归故里。

英雄之光丨千里奔赴 只为看一眼在战场上牺牲的亲人

来源:中国吉林网 2023-04-03 23: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告慰英魂,铭记历史!清明节前夕,在通化“英魂归故里”公益项目组的帮助下,远在山东的杨瑞海、鲁飞、张忠义等烈士家属,分别从临沂和德州出发,奔赴千里之外亲人的安葬地四平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告慰英魂。

78岁的烈属张忠义还没等走到烈士合葬纪念碑前,就已经眼里充满泪水,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大爷爷,我来了,我代表故去的爹娘来看你了,咱们回家了……”一周前,“英魂归故里”的工作人员通过山东的志愿者,找到了烈士张永录的亲人,当时张忠义老人正患有重感冒,听说找到了牺牲七十多年的大爷爷埋葬地,老人激动得几天睡不好觉,坚持打了三天的吊瓶,说啥也要来东北看看大爷爷。“小时候家里老人经常讲大爷爷的事,当时只知道牺牲在东北了,接到信儿后二爷爷张永岳就到东北来找哥哥,结果他也参军了没回来。”烈属张忠义说,七十多年过去了,张家几辈人没断了找两位叔爷爷的下落。

站在烈士墙前,张忠义不停地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大爷爷张永录烈士的名字。“找着了,终于找着了,咱们回家了……”说话间,眼泪顺着眼角淌了下来。

73岁的杨瑞海看着烈士墙上,大哥杨瑞田烈士的名字激动地说:“大哥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好,党的政策也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家里人丁兴旺。你看这是我的两个孙子,以后我要是走不动来不了,我就安排孩子们来看你。”说着说着杨瑞海抹起了眼泪,他的两个孙子按照山东的习俗,在烈士墓前磕了三个头。

杨瑞海告诉记者,当时大哥去当兵打仗的时候,他才1岁,父母生前最大的心就是不知道大儿子葬在哪里。“真是太感谢英魂归故里这个项目了,让我圆了故去父母多年的心愿。”烈属杨瑞海一边说一边跟工作人员鞠躬致谢。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鲁飞在爷爷的嘱咐下,跟婶子徐启秀不远千里来祭拜大爷爷鲁守坤烈士。鲁飞说,90多岁的爷爷经常在家人面前念叨大哥鲁守坤的事迹。“什么时间当兵,什么时候牺牲,老人 都记得清清楚楚。”鲁飞说,临行前,爷爷还嘱咐他,一定要在墓前跟大爷爷说,我们全家都以他为荣!“这回知道大爷爷葬在哪了,下一次会带着爷爷亲自来。”鲁飞说。

“英魂归故里”公益项目是通化市委统战部会同通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化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联合启动的公益行动,旨在帮助那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牺牲至今没有找到亲人的烈士“魂归故里”。引导全社会关注英烈褒扬纪念工作,弘扬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形成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

铭记是最好的怀念,传承是最好的祭奠。截至目前,通化“英魂归故里”公益项目已帮助600余名烈士魂归故里。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