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住了28年 这是我的家|我眼中的香港

1995年,年轻的银行职员白彼得从英国飞往香港,“当初我以为只是在香港生活工作几个月,但最终却一直待到了现在。”  白彼得说,由于“一国两制”制度的良好运行,香港的营商环境和资本流通便利性受到了在港外企的一致好评。

我在香港住了28年 这是我的家|我眼中的香港

来源:央视网 2023-03-31 17: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对于一个人来说,28年的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995年,年轻的银行职员白彼得从英国飞往香港,“当初我以为只是在香港生活工作几个月,但最终却一直待到了现在。”白彼得在香港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更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辉煌的历程。他说,香港就是他的家。

白彼得一直在香港从事金融工作,而参与了中国银行(香港)的公开募股工作最令他引以为傲,“用这种方式参与了中国金融机构和制度的改革,让我相当自豪”。

如今的白彼得,除了已成为了外资银行的董事长,还曾经担任香港英国商会的主席。他说,只有亲历其中,你才能体会到香港在回归祖国后经历了何等惊人的飞速发展,“就以中英贸易来说,内地和香港一起已经成为了英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不但证明了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还证明了香港能保持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

白彼得说,由于“一国两制”制度的良好运行,香港的营商环境和资本流通便利性受到了在港外企的一致好评。随着大湾区未来的加速发展,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更多外企会通过香港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分享红利。

为了更好向海内外介绍香港的优势与机遇,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年初成立了“推广香港新优势小组”。白彼得加入了这个小组,全力向海外讲述他眼中的香港,“这里除了适合商贸工作,还是一个宜居之城,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如果你也在这里生活了28年,你也会像我一样,喜欢这个地方”,白彼得说,他早已把香港当作第二个家。未来,白彼得还会留在香港,见证属于这座城市的新辉煌。

监制/胡翼 宋雪

策划/张蓓

总台记者/林骁颖

编导/黄瑞 魏静

校对/一粟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