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民众话高原发展

28日10时许,雪后初霁,伴随着庄严国歌,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广场冉冉升起,和平鸽在广场上空翱翔盘旋。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当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民众话高原发展

来源:中新社 2023-03-29 16: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拉萨3月28日电(记者 赵朗 江飞波)28日10时许,雪后初霁,伴随着庄严国歌,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广场冉冉升起,和平鸽在广场上空翱翔盘旋。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当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西藏各单位干部职工、解放军、武警官兵、师生、离退休干部、居民和僧尼代表等汇聚在此。

普次是拉萨八廓古城居民,当日早早来到广场,身着藏装迎接这一特殊日子。他是十八军后代,父亲是朝鲜族、母亲是藏族,小时候经常听母亲提起西藏民主改革前的艰苦生活。

他说,西藏民主改革后,这些年感受西藏发展最深的是交通变化,“上世纪80年代,要去柳梧只有坐牛皮筏子渡河过去,而现在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在他看来,从孩子到老人,每个群体均能感受到西藏发展带来的福利。他的孩子已大学毕业,曾享受15年免费教育。

62岁的巴桑来自拉萨市仙足岛社区,他的父辈曾是贵族庄园的奴隶。随着西藏民主改革,他的父母获得人身自由。他告诉记者,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活动。在他的经历中,布达拉宫广场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从规模的扩大到广场基础设施改善,一年比一年好。与普次感受一样,他认为西藏的交通变化最大。他表示,民生政策很好,孩子工作也稳定,很满意当下的生活。

白春华是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前一直奋斗在公安一线。虽然退休,但一直参与社区工作,空闲时在一家老年活动中心学习藏文,参与文娱活动等。父母曾说到以前艰苦的生活,如今这些记忆变得久远。她说:“西藏发展太迅速了,以前市区街上车辆很少,现在很多家庭私家车甚至不止一辆,生活越来越好。”

她还提及,以前父母回老家林芝波密,坐车要走数天,如今当天便能到达。

仪式结束后,不少人在布达拉宫广场合影拍照,纪念这一特殊日子。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