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记者观察:攥紧农业“芯片”,加快打造中国种业企业“领头雁”

自《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我国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在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扶优企业是关键。据了解,我国农作物常年用种100亿公斤,养殖业每年需仔猪6亿多头、雏禽150亿羽、水产苗种6万亿尾,绝大多数来自企业。

新华全媒+|记者观察:攥紧农业“芯片”,加快打造中国种业企业“领头雁”

来源:新华社 2023-03-20 08: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自《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我国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扶优企业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较快,但存在多而不优、多而不强、分量不够等问题。2021年实施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其中,“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被认为是关键一步。去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为种业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据了解,我国农作物常年用种100亿公斤,养殖业每年需仔猪6亿多头、雏禽150亿羽、水产苗种6万亿尾,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只有培育更多拥有自有品种的优势企业,才能真正落实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种业振兴要培育好种业企业这个骨干力量,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加快扶持种业阵型企业发展。

记者:许健

(许健)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