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台胞春节特写:血浓于水情谊下 在哪过年都是年

“台州的干海鲜很有特色,这次回台湾过年,我带了干鲍鱼、干海参等,家人们都很喜欢。随着两岸防疫措施的调整,许多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台商在今年春节假期返台过年。

两岸台胞春节特写:血浓于水情谊下 在哪过年都是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1-25 21: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台州1月25日电(傅飞扬)“台州的干海鲜很有特色,这次回台湾过年,我带了干鲍鱼、干海参等,家人们都很喜欢。”从浙江台州回到台湾过年的台州医院循证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董道兴受访时说。

随着两岸防疫措施的调整,许多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台商在今年春节假期返台过年。

吃上一桌满满家乡味的年夜饭,和长辈在街头巷尾扫货,同老友相约聚餐……今年春节,董道兴过得很充实。他告诉中新网记者,与亲朋好友聊起在大陆的生活时,自己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我在台州医院工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州人的热情。在日常教学工作、学术活动等方面,我处处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温暖。”董道兴表示,得知他回台湾过年,在台州的同事纷纷送上了祝福和礼物。

与董道兴一样,台州临海市辉昌眼镜总经理林炅峰也选择回台湾过年。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带着从大陆购买的五粮液走亲访友。推杯换盏间,林炅峰不断分享在大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一定要脚踏实地。”谈及台胞如何在大陆创新创业,林炅峰表示,大陆的发展机会很多,但刚开始的时候不能盲目乐观,要在深入了解大陆以后深耕自己专长的领域,低调做人、高效做事。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由于工作等原因,部分台胞选择留在大陆过年。虽然他们依然渴望回到故乡与亲友团聚,但大陆浓浓的人情味也时刻让他们感受着“第二故乡”的温暖。

“我祖籍是福建,台湾人、福建人说老家是‘祖厝’。小时候吃完年夜饭,孙辈们排队跪着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都要被问‘祖厝在哪里’,就是要我们后代子孙不能忘祖。”在台州仙居从事医疗康养工作的台胞林文礼今年留在当地过春节,他表示,仙居台办常常组织台胞开展联谊交流活动,春节前也给他们送来了慰问品,“两岸本是一家人,在哪过年都是年。”

春节期间,台州玉环市玉城街道西青街的一家“台湾小吃”店烟火味更胜往常。张良韬是“台湾小吃”店的负责人之一。2022年11月,受在玉环创业的台湾朋友邀约,他来到当地西青街实地考察,并在这里租了一间门店经营小吃。

今年张良韬第一次在玉环过春节,本以为身在异乡会孤单,但一群玉环、台湾朋友陪着吃年夜饭,让他感受到了别样的团圆氛围。

“我很喜欢玉环这座城市,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风景美丽,人也很热情,让我想在这里生活定居,和大家分享台湾美食。”张良韬表示,其实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过年的仪式感差别不大,围炉、守岁、吃年夜饭等传统年俗两岸都一样。

春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是彼此心灵契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正如记者观察到,新春佳节之际,尽管有的台胞选择回到台湾,有的台胞选择留在大陆,但在两岸血浓于水的情谊之下,在哪过年都是年。(完)

(傅飞扬)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