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天宫课堂”第三课10月12日15时45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陈冬和刘洋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并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力学实验。

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央广网    2022-10-13 08:57
来源: 央广网
2022-10-13 08: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孙鲁晋 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天宫课堂”第三课10月12日15时45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相互配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是“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展。

航天员陈冬和刘洋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并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力学实验。

在太空中,不同粗细的管子里,液体上升速度并不相同,在最细的管子里上升最快。

水球变“懒”实验探究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此外,航天员还演示了太空趣味饮水、会掉头的扳手。

在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中,航天员介绍了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演示了样本采集操作。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设置地面分课堂。

云南大理州实验小学梅子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球变“懒”实验,我在之前想象的水都是往下流的,但是经历过这次“天宫课堂”之后,认识到水原来在微重力环境下,可以变成那么多的形状。

河南郑州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朱含悦:我觉得这次“天宫课堂”让我们了解了载人航天的伟大成就,让我们更加勤奋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努力地追求科学梦想。

(孙鲁晋 张棉棉)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