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乡村国家级试点引28个区县争相“晒资源”

此次开展的第二轮现场竞争空前热烈,28个区县积极报名参与,争夺国家级试点县名额。据介绍,竞争立项程序分“区县汇报、现场提问和答辩、现场评分、当场统计并公布竞争评分结果”等环节,所有环节录音录像,公开透明。

水美乡村国家级试点引28个区县争相“晒资源”

来源:重庆日报 2022-06-01 08: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想成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国家级试点县?先来“打擂”挑战!5月30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以下简称水美乡村)国家级试点重庆市第二轮竞争立项现场竞争会在市水利局举行,我市28个区县同台“打擂”,通过视频推介、接受答辩的方式“晒”出自家优势资源,为水美乡村建设“代言”。

据了解,2019年10月起,水利部和财政部在全国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原名“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示范引领强的县域综合治水样板,重庆市梁平区、綦江区、黔江区、荣昌区和秀山县作为第一轮试点区县,分3批开展了试点工作。

此次开展的第二轮现场竞争空前热烈,28个区县积极报名参与,争夺国家级试点县名额。

为何争相竞争?据了解,在被纳入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后,如享受中西部地区投资政策,每县可获1.2亿元中央资金补助及25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此前,各试点区县将水美乡村建设与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恢复农村水系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流水环境质量,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乡村,不但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据介绍,竞争立项程序分“区县汇报、现场提问和答辩、现场评分、当场统计并公布竞争评分结果”等环节,所有环节录音录像,公开透明。现场竞争承诺将作为今后检查实施依据,以督促各区县在前期项目论证时更加谨慎,增强了项目谋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最大程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相马”变“赛马”,“暗战”变“明争”,难度不小,各区县使出了浑身解数。

“我们选择的区域是我区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实施后能有效串联起上下游、左右岸各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如果能中选,我们将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建设”“我们将在项目区融入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水文化等元素”……各区县紧扣各自实际,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文化传承、村民参与度等多方面描绘水美乡村的美好蓝图,现场展示的视频和提交的实施方案各具特色。

但这场“擂台”的看点不止于此。在现场答辩环节,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十分犀利,不留情面——

“你们提出的建设整治点总体水质较差,主要污水、废水来自当地村民的生活污水,如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你们确定的试点区域有场镇、有农村、有农田,请说明防洪标准统一采用20年一遇的合理性?”

28名水美乡村代言人一一进行答辩:“我们已规划修建污水处理厂,解决生活污水问题。”“我们项目建设区经过严格的防洪论证……”

经过9个小时的紧张评审,项目库按得分高低建立。这样,一旦国家下达试点名额,我市可择优选择上报。(首席记者 龙丹梅)

(龙丹梅)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