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如何在月面顺利“挖土”

作为嫦娥五号探测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颇为引人注目。接下来,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嫦娥五号会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

嫦娥五号如何在月面顺利“挖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0-12-04 11: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科技前沿】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通讯员 庞丹

2020年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的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我国首次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作为嫦娥五号探测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颇为引人注目。在这个阶段,嫦娥五号在选定区域着陆月面后,开始使出浑身解数采集月壤。为此,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

据研制团队的工作人员介绍,首次月面采样困难可不少:“首先,采样装置为全新研制,技术新、难度大,需要考虑飞行任务以及探测器的测控、光照条件、电源、热控等各种约束;其次,采样期间面临月面高温的工作环境,同时采样任务时序紧张、机构动作多、不确定因素多;最后,着陆器着陆后不能移动,钻取采样装置正下方的地面到底是松软的土壤还是坚硬的岩石,都影响着采样计划。”

为确保首次月面采样任务顺利完成,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团队多措并举,不仅对月面采样过程进行联合设计分析,确定先钻后表、器地协同的工作程序,以及器上操作、地面测控和地面物理验证三位一体的飞控模式,而且设计了遥控、预编程和半自主三种工作模式,确保采样过程的可靠性。

接下来,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嫦娥五号会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

(光明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9版)

(张蕾)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