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这份“踏实”是人民至上的情怀

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察看淮河水情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安徽行的一大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体现出对受灾群众的深切牵挂,展现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海外网评:这份“踏实”是人民至上的情怀

来源:海外网 2020-08-20 12: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察看淮河水情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安徽行的一大关键词。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是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体现出对受灾群众的深切牵挂,展现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2020年7月以来,安徽经历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长梅雨季,创下了降水总量,梅雨范围和降水强度三个历史“第一”,全省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多地降雨量突破极值,淮河流域经受了一次严峻汛情考验。为抗洪救灾,无数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战士全身泥泞日夜奋战,手脚被水泡到蜕皮也没有退缩。为顾全大局,作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时隔13年后再次开闸泄洪,蒙洼蓄洪区内的老百姓“舍小家为大家”,为确保淮河中游安全作出重大牺牲。此次洪灾,再次展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从大禹治水至今,中华民族同水患斗争了几千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等多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2020年6月以来,洪灾再次袭来,中国出现近年少见的洪水集中暴发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业也全力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截至8月13日,国家防总先后8次启动应急响应,各地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00.6万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出动17.5万人次,解放军和武警部队5.2万余人和民兵1.6万余人参与抢险救灾。在防汛救灾过程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再次得到生动诠释。

在防汛救灾的同时,争分夺秒开展灾后重建也成为重要工作。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精心谋划灾后恢复重建,组织带领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按照中央指示部署,各地纷纷组织受灾群众抢抓生产自救。湖北省监利市加快早稻翻秋播种,协助调配种子100万斤,目前已经栽插完成14.5万亩;江西省都昌县组织抽调12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指导农户自救;安徽省阜南县筹备绿豆种、蔬菜种10余万斤,用于抢时做好灾后农业复产。一系列举措让受灾群众减少了损失,也让他们的生产生活有了着落、有了希望。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当前汛期尚未结束,有人民至上的理念坚守,有中国上下一心的积极行动,中国定能交出防汛救灾的合格答卷。(孟庆川)

(孟庆川)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