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加强耕地保护粮种研发 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升
稻谷补贴与储备粮订单收购政策实施顺利开展
粮食收购政策直接关系农民种粮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记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提问。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尚英介绍,今年广西继续在58个粮食主产县开展稻谷补贴与储备稻谷订单收购挂钩工作,订单收购计划80万吨,收购价格为普通早籼稻2.40元/公斤,优质早籼稻(含专用稻)2.62元/公斤,优质晚籼稻3.00元/公斤,同时,优质稻在顺价销售的原则下,收购价格可适当上浮;对个别品质较差的品种,收购价格可以适当下浮,下浮后的收购价格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今年共计安排稻谷补贴资金2.5亿元,补贴标准按照“优粮优补”的原则,稻谷生产者在订单收购粮食售粮以后,另外给予普通早籼稻每公斤补贴0.20元、优质稻每公斤补贴0.38元。
实施储备粮订单收购政策,一方面保持了广西粮食收购市场价格稳定,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在近几年国内粮食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广西保持粮食收购价格在国家确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之上,没有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种粮农民调整优化种粮结构,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并最大限度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截至2019年11月5日,全区入统企业新粮收购80.29万吨,其中储备粮订单收购50.51万吨。
广西(中国—东盟)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意义重大
据了解,广西正在推进广西(中国—东盟)粮食物流园区建设,项目进展如何了呢?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宇雄介绍,该项目是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动所属粮食企业合作投资建设的项目。项目规划占地约1300亩,其中建设用地788亩,预算总投资约25亿元。园区划分为仓储板块、物流板块、加工板块,其中:仓储板块建设用地308亩,现已基本完成建设,各项主要功能已经投入使用。物流板块和加工板块项目建设用地分别为278亩、202亩,两个板块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争取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建设的定位是“立足广西、对接产区、辐射西南、面向东盟”,建设目标是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化大型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我国北粮南运和东盟粮食输入国内市场的枢纽,对保障广西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不仅完善广西粮食市场体系,有利于广西粮食供求平衡,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还增强广西与东盟国家在粮食领域的交流合作。(记者 黄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