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贯彻落实“一法一例” 为民营经济“增量”

人民网长春11月6日 (记者王帝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自《中小企业促进法》经2017年9月1日修订、2018年1月1日施行以来,吉林省工信厅全面加以推动落实,充分借鉴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紧密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制定了《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简称《条例》),于2018年4月1日施行。组织开展了冬季推进工业项目达产见效活动,动员全系统围绕“四本台帐”,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一批投产达产项目落地见效。

吉林省:贯彻落实“一法一例” 为民营经济“增量”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2019-11-06 11: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协同企业维权服务,完善诉求畅通机制

一是建立部门协同落实机制。全省成立省市县三级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均在工信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运营、项目建设等方面困难,2018年,组织开展了“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服务年活动,组成11个工作推进组,深入地区和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省工信厅专门设立了厅长公开信箱,并接受和协调企业投诉,已全部得到答复。二是建立政商亲清助推机制。2017年开始,创新建立并不断落实省领导联系民营经济机制,每位省领导联系一个市(州)和所属县(市)及部分重点民营企业,并带动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联系民营企业2263户,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四平市因企施策,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启动“双停”企业,在确定的60户“双停”企业中,已启动停产企业26户、正在启动的12户。松原市综合施策,有效盘活“双停”和僵尸企业,全年已盘活企业73户。三是建立司法援助机制。在全省建立了12309检察服务平台,全省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2.6万件,审结企业权属争议、财产损害赔偿案件7938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88件。利用“吉林祥云”,逐步搭建跨地区、跨部门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以及软环境建设智能管理平台,开通12342投诉举报热线,设立了1301个企业监测点,及时受理督办企业投诉举报,已累计接受投诉举报2347件、办结2320件,办结率达98.9%。

加强项目建设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分业施策。围绕汽车、石化等10大行业分别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引导中小企业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吉林省汽车产业2025发展纲要》《吉林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子方案。二是强化项目谋划。研究制定了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3+2+7”重点产业链项目对接地图,编制完成了《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目前正重点推进璀璨产业园、低轨互联网星座等41个重点项目。三是强化项目投产达效。重点谋划和推进了12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有314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420亿元。目前正在抓好“三大工程”,实施10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37个。四是强化项目服务。组织开展了冬季推进工业项目达产见效活动,动员全系统围绕“四本台帐”,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一批投产达产项目落地见效。

(王帝元)

|<<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