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

作者:杜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9-22 08:56:31
分享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杜燕)《“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21日在京发布。根据规划,到2030年,北京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81.95岁延至超过83.4岁。

2030年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

  资料图:老人表演健身舞,传递夕阳老人的健康活力。中新社发 韩苏原 摄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2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布《“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他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到“十二五”时期末,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9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49‰和3.09‰,孕产妇死亡率一直控制在12/10万以下,这些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他称,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境外传染病输入风险增大,多种健康影响因素叠加交织。同时,健康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健康服务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北京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他表示,将把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完善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健康北京建设;推动全市范围内卫生与健康事业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间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根据规划,到2030年,北京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达到3.0‰以内、4.0‰以内和8/10万以内。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

到2030年,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北京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

雷海潮指出,到2030年,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低于18%。(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