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餐桌“光盘”跑偏 怕浪费硬吃光引起“三高”

作者:张静姝 来源:新华网
2017-08-29 09:20:50
分享

原标题:家庭餐桌“光盘”跑偏了

冰箱内食材过度囤积 怕浪费硬吃光引起“三高”

自“光盘行动”发起以来,市民逐渐习惯了在外就餐量力而行,少点几个菜,少叫一份饭,减少浪费。但采访中有不少人反映家中浪费其实也挺严重,尤其随着冰箱体积的增大,剩饭剩菜总是面临“当时不倒隔天倒”的命运。不少家庭喜欢囤货,却无意中忽视了食品过期腐败的问题。对此,营养专家范志红表示,冰箱储存保鲜非万能,不同食物的储存期限和储存方法都有差异。此外,专家指出,为了“光盘”而将盘中物都打扫进肚也并非明智之举,从营养角度来说,不仅是浪费更是有害。归根结底,光的是“盘”,但实际上从购买、储备、点菜、做饭上就应理性科学。

现象

“光盘”初见成效 就餐浪费减少

自“光盘行动”发起以来,大到星级酒店,小到路边饭铺,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标语和广告牌随处可见。不少在外就餐的食客也逐渐形成了“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加、吃剩打包”的习惯。

只要是饭点儿,宜家商场的餐厅永远是满满当当,而这里也是观察市民就餐习惯的一处标志性场所。日前,记者在午间就餐高峰期的宜家餐厅就发现,多数人用餐过后的餐盘里所剩食物少之又少,几乎都可以称之为“光盘”,好几位带孩子的家长,哪怕盘中只剩下小半块蛋糕,也都耐心地打包带走。

在餐盘清理处,一位工作人员称自己已在此工作将近3年,对盘中残余逐渐变少有亲身体会,“尤其现在好多年轻家长,基本上很少剩食物,这对小孩子来说也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

大冰箱成“负担” 食物过度囤积

不过,采访中不少人向记者表示,在外就餐虽频率不低,但也并非是常态,实际上在家自己做饭造成的浪费也并不少。不到30岁的张先生平时家里就和妻子俩人,但双开门的大冰箱里却无时无刻不满满当当。

“每周末去超市大采购一回堆满冰箱,除此之外,饭店打包回的食物也经常在冰箱里一放几天顾不上吃,放到最后大多还是倒掉了。”张先生说,因为冰箱大,好多吃的还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经常搁在一个角落里就忘了,“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清理出一些过期的牛奶,发霉的水果,坏了的蔬菜等。也不是故意,但不小心就造成了浪费。”

张先生也无奈,“这还是在冷藏室里,冷冻室就更别说了,大半年前的生肉、排骨还都在冰箱里。”本以为买了大冰箱可以保鲜更多食物,没想到无形中也成了一种“负担”。

有同样抱怨的还有马女士,她给母亲换了一台大冰箱后,原本节约的老两口更加节俭了,“剩菜热了一回没吃完,就再吃一回,盘是光了,可新鲜菜吃得少了。”马女士还说,自从有了大冰箱,晚辈们去看老人也都更敢放开了买,“心想反正有冰箱能存,就希望给他们准备得丰富些,可实际上俩老人也吃不完,放过期、放坏的东西反而比以前多了。”

支招

冰箱可保鲜 但并非万能

实际上,张先生和马女士的担忧和抱怨不无道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就向记者表示,冰箱能保鲜,但一定要用得巧。

范志红说,“常温存放容易快速繁殖微生物的高水分熟食品,比如剩饭剩菜、巴氏奶,没有灭菌包装的各种熟肉、豆制品等,开封后的番茄酱、芥末酱、沙茶酱等调味品,都要放入冰箱。此外,大部分蔬菜和北方水果都适合放在冰箱里储藏。”但有一些果蔬并不适合冰箱储藏,比如甘薯、香蕉、芒果和榴莲等,它们在冷藏温度下会发生冻伤,很快变黑变烂。适合放在十多度的凉爽处。

冰箱要巧用 分装很重要

随着当下家庭中冰箱的容量越来越大,囤积的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食物串味儿的情况也难以避免。对此,范志红建议,冰箱里存放食物生熟分开,分类存放,“熟食物和直接入口的食物要放在上面两层,比如剩饭菜、酸奶、牛奶、熟食等。生食物要放在下面两层,比如生蔬菜、生豆腐等。所有的剩饭菜,都要加上保鲜膜,或者放在有盖的保鲜盒里。”范志红强调,冰箱保鲜食物只是为了应急和避免浪费,并不是“万能”的,并不建议大家为了“光盘”而无节制地把食物堆在冰箱里,“即便冷藏,绿叶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内吃完,避免营养价值下降。”

此外,范志红支招,容易失水的绿叶菜最好用一两层能吸水的纸包裹,然后放在塑料袋里,松松地扎上袋口,便于维持其中的湿度,既不至于引起腐烂,又不至于很快变干。茄子、萝卜、土豆之类适合用保鲜膜包裹起来再冷藏,避免表面干皱。

看法

科学“光盘” 不是清了盘子满了肚子

除了习惯于在冰箱里“囤货”,还有不少人为了“光盘”而在吃饭的最后阶段“超标进食”。今年60岁的赵先生今年年初查出心血管疾病后,才意识到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有问题,“我就像家里的‘清洁器’,经常饭后打扫战场,剩下几口要倒掉,所幸干脆吃进肚。久而久之,每顿饭多吃一口,攒着攒着就‘三高’了。”

对此,范志红也有话说,“仅仅吃光盘子里的食物就叫做不浪费吗?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如果超过了人体的利用能力,不仅会变成脂肪,还会引发疾病、缩短寿命,不仅让人们增加痛苦,也是一种‘隐性’的浪费”。

范志红告诉记者,很多调查都发现,郊区居民的肥胖率往往超过城区居民。在50岁以下居民中,男性比女性肥胖率高;而在50岁以上居民中,女性的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导致肥胖的行为因素,就是当妈妈的总喜欢收盘子、吃剩菜。

所以说,“光盘”也要做得科学得法。对此,范志红建议,要想真正地节约粮食,做到“光盘”,人们要从自家采购、配菜、做饭时就应提高意识,量力而行。不能等到饭菜上桌,才想起来粮食的可贵,最后强硬地“光盘”。

■记者感言

不能为了“光盘”而“光盘”

采访中,范志红教授提到的一些例子生活里简直太常见了,就自己家而言,上岁数的长辈们都是从物资短缺的上世纪60年代过来的,也目睹乃至体会过种粮种菜的艰辛,别说自家盘子里不忍有剩菜剩饭,就是下饭馆时候看见别人盘子里的残羹冷炙,也恨不得打包喂小猫小狗,物尽其用。

长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确实也是,“再吃几口,再加把劲儿就吃完了,别浪费。”见儿女们吃不下去愁眉苦脸,最终,盘底的剩菜和油汤、最后半个馒头、锅底的半碗稀粥,全让他们强撑着送进肚。盘子是光了,但这些原本“多余”的饭菜进了肚却不见得是啥好事儿。一顿两顿不觉得有啥,长此以往,在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之外,多余的饭菜引发的肥胖、肠胃不适、血脂血糖升高,或比刻意去“光盘”有更多的潜在危害。

可是,不浪费、节约粮食,本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延续几十年的好习惯,也是值得年轻人学习的优良传统。为了不让他们打扫残局或看见浪费粮食而惋惜,晚辈们偷偷把剩饭剩菜拿走倒掉,却也有点掩耳盗铃。

所以说,不如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家开始,引导长辈合理适量购买食材,给不会上网的他们多搜索些健康菜谱、配菜常识,把专家给出的冰箱存货的小技巧分享给他们,在饭菜盛盘前,就把浪费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大家都是为了节约环保才去“光盘”,而不是为了“光盘”而“光盘”,科学健康的未雨绸缪杜绝浪费,别为了节约反给我们自己的身体加重了负担。

北京晨报记者 张静姝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