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赣南挺起绿色脱贫“赣州力量”
改善生态环境,使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水平。突出中心村建设,抓好一般自然村点整治,提高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的覆盖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强化人员队伍和经费保障,促进农村保洁员岗位向贫困群众倾斜。2016年,在全市优先选择责任心强的贫困户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聘用农村保洁员24430名。南康区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农村保洁队伍职业化建设,对圩镇、交通干道沿线及村庄卫生保洁推行外包服务工作,优先聘请在册的贫困对象2140名担任农村保洁员。赣县区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优先从低收入农户和低保户中聘用了459人充实到农村保洁员队伍,分期分批组织岗前培训,既有效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行质量,又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发展特色产业,纵深推动生态扶贫
长短结合,效益优先。“因村因户发展蔬菜、油茶、旅游、光伏等特色产业。”7月24日,市发改委主任黄明哲告诉记者。全市通过采取创新经营模式造血扶贫,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发展资金输血扶贫,解决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的问题;健全服务体系科技扶贫,增强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内生能力;从而构建起乡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扶贫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扶贫格局。目前,我市通过扶持贫困户直接发展产业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辐射带动12.01万户43.21万贫困人口增收,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1.2%。
推进农业产业项目扶贫。落实蔬菜产业、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等项目,推进“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全市引导直接发展农业产业涉及贫困人口25.15万人,建成农业产业扶贫基地3522个,通过要素入股、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模式,联结带动贫困人口18.05万人。崇义县依托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采用“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生产模式,发展刺葡萄种植,成为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入股协议,农户把已租赁的土地进行入股经营,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可获200元分红。目前,公司示范带动该县16个乡镇7000多户(其中贫困户3500户)农户种植刺葡萄8000亩。
开展油茶和林下经济产业扶贫。将油茶和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发展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形成“专业合作社+农户”“林地入股保底分红”“五统一分”“公司+基地+农户”“国营林场+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实行规模、集约经营,提高了油茶经营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目前,全市累计带动约3万户、13.5万贫困群众参与油茶产业发展,人均年均增收800多元。其中,2017年,油茶新造(低改)、林下经济种植、毛竹低改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分别为3.75万人、9811人和3375人。会昌县探索低改与精准扶贫结合模式,由农户、贫困户出山场,县林投公司出资金和技术,并负责经营管理,并按7∶3比例与农户或贫困户分成。
加快创新生态旅游扶贫。紧扣发展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时代主题,全市围绕《赣州市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明确的旅游扶贫“十百千”工程。近年来,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推动旅游扶贫项目建设125个,总投资68.4亿元,贫困村数105个,受益农户数20438户,户均增收10071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68户,带动287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大余丫山景区探索“3456”乡村旅游扶贫运营模式(确立三级受益模式,搭建四个合作平台,实施五种捆绑模式,实现六大创收渠道);龙南虔心小镇建立阶段就业、倒包返租、自我发展、基地共建的旅游扶贫新路子;于都屏山旅游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奶业、旅店经营、餐饮业、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带动了周边4个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辐射农户达2559户13320人。
光伏扶贫被列为赣州特色扶贫。“十三五”期间,该市重点推广,特别是“农(林)光”互补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推进精准扶贫+现代农业+新能源多元融合发展,实现精准扶贫与生态效益的“多羸”格局。目前,全市已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413.25兆瓦,总投资约29.05亿元,可撬动金融资本约23.24亿元,受益贫困户6.37万户、贫困人口21.6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30.83%。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贫困户持续20年以上稳定收益。本着产业扶贫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示范先行与尊重科学相结合的原则,光伏产业扶贫提出三种建设模式。目前,于都县完成“一村一站”模式村级光伏发电站建设357个,完成“一户一站”模式户用电站3243户,带动1.5万余贫困人口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瑞金光伏扶贫产业项目有效带动11200户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增加可持续稳定年收入3000元以上;全省最大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协鑫石城汉坑60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帮扶石城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238户,为贫困户每年提供3000元扶持资金,持续补助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