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农牧民红红火火欢度藏历新年

作者:徐登林 来源:四川在线
2017-02-27 17:10:33
分享

甘孜农牧民红红火火欢度藏历新年

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丰衣足食吃货年

26日上午,在理塘县高城镇村民洛泽翁家中,女主人四郎雍忠正在和面准备炸果子,她说在藏历初一之前有很多东西要做好准备。四郎雍忠说:“现在我们过年和汉族的农历新年差不多了,也要贴春联,吃团圆饭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汉藏融合了,比如炸果子,虽说是汉族教会我们的,但是自己又创新了许多花色。”说起花色,四郎雍忠可称得上能手——切割、染色,再捏成传统形状、蝴蝶形状、麻花形状、花篮形状等。果子经过她加工,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等果子初具规模后,她就拿到油锅里进行翻炸。厨房里弥漫着菜籽油的香味。不一会儿,热腾腾的果子出锅了。大家尝一尝,外脆里酥,还有一股酥油在嘴里融化。据了解,果子是藏族家庭藏历新年期间招待客人、供奉用的必需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炸出来的果子种类多少、品相优劣、味道好坏都会成为藏历新年期间的重要话题。

四郎雍忠告诉记者,过年的时候,每家都要准备竹制或木制绘有吉祥图案的切玛盒(五谷斗),里面装满炒大麦、酥油拌成的糌粑、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彩色的麦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雕成的羊头。这一切,都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到了除夕晚上,各家都要吃一种称为“古突”(面团)的食物,除了享受美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藏历新年晚会,这也是除夕夜最开心的一刻。

制作古突的时候,人们特别夹进了9个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物品,比如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吃到面疙瘩里夹的不同物品有着不同的寓意——石子表示意志坚定,辣椒象征直爽泼辣,木炭象征心太黑,羊毛表示性情温柔,豌豆表示财迷,桃干表示健康……吃到的人必须即席吐出,笑声满堂,成为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

一家人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燃放鞭炮,呼喊着驱鬼避凶的话语。仪式过后,人们在进家门前,燃起火堆,大声赞颂,然后跨过火堆,表示邪气被洗净,确保来年平安顺利。

欢乐祥和文化年

“明天(27日)是藏历新年初一,康巴卫视就要首播藏历新年晚会了,我们木雅锅庄舞蹈将和电视观众见面。通过央视频道播出后,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木雅文化,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康定市朋布西乡夺让村村民彭措让吉说,今年1月,村民便接到康巴卫视的邀请函,他们编排的舞蹈《木雅锅庄》入选藏历新年晚会节目,村民们十分激动,以前村民登上最大的舞台也就是康定广场,这是首次通过卫视频道宣传家乡的文化,参演的51名村民十分高兴,为了让每一个动作精益求精,村民们加紧排练,终于圆满完成了康巴卫视的录播任务。

木雅锅庄舞蹈在和谐中潜藏着无穷活力,呈现出古朴洒脱而又雄健热情的独特风格,唱词韵律优美,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蕴含深刻的生活哲理,能让人领略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壮美,感受到康巴文化的神秘魅力。木雅锅庄流传千年,是木雅地区的精神家园,为节庆期间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新春佳节和藏历新年期间,木雅藏民身着华丽的藏族服装,欢聚在一起,跳起规模宏大的锅庄舞,抒发对家乡和幸福生活的热爱。每当锅庄舞跳起,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村民观看,盛况空前。在藏历新年期间,甘孜藏区群众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作为甘孜藏区比较古老的文化形态,党委政府加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村里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芒,为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助力”。康定市文化馆馆长达瓦志玛说。

藏族锅庄、弦子、诗歌朗诵、搞笑小品……2017年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由甘孜州委宣传部牵头,在该州各县市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教育”五下乡活动,丰富了藏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送文化下乡活动内容丰富,彰显了脱贫奔康的幸福图景。

甘孜州采取“党政搭台、群众唱戏、州县统筹、乡村联动”的方式,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为藏区群众营造平安、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在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康定市每天都有活动,包括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演等30多个场次,参演者达30余个团队,现场观众合计约20000人次,各乡镇和村的演出达到60多场次。通过丰富的文艺演出,突出了“团结、感恩、奋进,民族一家亲”主题。甘孜州农牧局发放了《牦牛常见病防治》《青稞栽培技术》等宣传手册,州司法局发放了《“六五”普法法律知识青少年读本》等法律书籍,受到群众欢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