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遭7年校园暴力捅死同学 家长方知其被欺凌

来源:东北网
2017-01-11 10:39:30
分享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升入高中后,欺凌仍在继续,连续7年的恐惧与无奈让王青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从集市上买来一把锋利的弹簧刀,每天随身携带。因为上高中后要住校,王青觉得,这把刀能给他带来安全感。但是尽管每天都被欺辱,他始终没敢拿出身上的刀子。直到上高二的一天,王青第一次掏出刀子,也在这一天,王青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变化。

2015年9月6日,课间时王青上厕所回来。同班的谭某揪住他问,自己放在桌上的烟为什么不见了,并怀疑是他向老师告发的这件事。王青矢口否认,但谭某并没罢休。当天下午4点后,王青和同学们到校外买晚饭准备晚自习,在校外,谭某再次拦住王青质问烟的事。两人在校门外厮打起来,之后被身边的同学拉开。此时,被暴力折磨7年的王青,内心瞬间爆发出复仇的火焰,当谭某再次追上来时,王青掏出了藏在口袋里的弹簧刀,刺向谭某的左胸部,又在对方的左手臂刺中一刀,谭某倒在了血泊中,最终谭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谭某系被单刃锐器捅刺胸部致心脏破裂后心包填塞死亡。

16岁的王青因故意伤人致人死亡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直到这时,孩子的父母才知道王青这7年来遭遇的欺辱。

案件解析:

经办本案的市中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高广鹤分析,在本案中,王青长期忍受校园暴力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权利没能找到一个途径得以维护,同时心理上的压力也没有得到排解,所以才会导致对施暴者采取过激的反击行为,而这种反击行为往往就是以暴制暴,甚至触犯法律。

“引起校园暴力的诱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最关键的还是来自家庭的力量。”高广鹤说,家长最了解孩子,应当时刻关注他的心理,观察他是否存在施暴倾向,或有无被欺凌情况。当孩子出现下列情况:攻击性强或容易激怒;特别在意自己的受欢迎程度,喜欢主导和控制别人;认为暴力是有效的手段;结交的同学、朋友中有欺凌他人者,这时家长一定要及时介入。多沟通少打骂,必要时可寻求心理辅导专家的协助,以矫正孩子的暴力行为。

如果孩子有被欺凌现象,更要及时发现,防止孩子受到更大伤害。如果孩子看起来很沮丧或焦虑,但回避说清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身上出现不明伤口或淤青;学习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损毁;学业明显退步,找借口不去上学;常额外要零用钱,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表现,家长应当搞清楚孩子是否受到校园暴力欺凌,如果真的出现,一定要告诉孩子暴力不会自己停止,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来,并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及时处理,必要时报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