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童地铁乞讨调查:哥哥求妈“别让他跪着”

来源:北京时间原创
2016-09-05 11:16:56

老家

去一趟石家,很不容易。

一段平整但却狭窄的盘山路过后就到了马屲村,村口戏台旁边的红砖墙上,几个红漆大字依稀可辨:“同学们站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外出讨要可耻,勤劳致富光荣。”

戏台附近有一栋特别显眼的白色建筑,这是马屲村小学,也是全村唯一一栋二层小楼。

据成琳介绍,政府为了防止寒、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带领小孩外出行乞,中寨镇上中小学的学生被要求每隔10天必须返校。每个假期,每个学生家长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信,普及关于行乞的法律政策,引导他们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而马屲村小学没有条件展开这项活动。

从学校再往山上3公里才是石家,山上住着四五十户人。由于山路不通车,村民一般骑摩托出行。住在山上的老人几乎不独自下山。

孝则上学都由爸爸开摩托接送,“路太危险,娃娃一个人走不得!”

7月的一场雨冲塌了这条本就难走黄土路,“修路这事没人管,村里说要村民出钱集资,但是谁家都出不起这个钱。”马屲村二社社长苏建新说。

8岁男童地铁乞讨调查:哥哥求妈“别让他跪着”

  这条被冲塌的土路上还有四五十户人家,石家是其中之一。

岷县是全国扶贫困县和六盘山区58个重点贫困县之一,2014年底,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0个,马屲村是其中之一。

马屲村村书记张举鹏将马屲的贫穷归结为人多地少,靠天吃饭。全村一共720亩耕地养活着121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

就连因乞讨者众多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小寨村,在交通经济等各方面都远强于马屲。岷县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有女不嫁马屲山。”

坐四十多分钟摩托上山来到石家,“北京时间”看到一个惹眼的红色屋顶,房子外表很新,木梁砖墙,一排四间。但房子内部地震留下的疮疤依旧显眼:卧室的一面墙震塌了,替换成彩钢板,支撑着房顶。

盖房子的8万元,一半是石培平多年打工攒下的,一半是借的外债。2013年房子刚盖好,正在兰州打工的黄淑红还没来得及在新房住上一天,房子的外墙就被地震震坏了。

至今石家院墙边还立着一顶写有“民政救灾”字样的蓝色帐篷。2013年7月定西地震后一直到来年的4月份,石家都生活在这个帐篷里。

8岁男童地铁乞讨调查:哥哥求妈“别让他跪着”

  石家簇新的红屋顶和蓝色的旧帐篷相互依傍。

石家所在的马屲三社前任社长石彦同说,石家绝不算马屲村最贫困的人家。三社一共28户,10户吃低保,石培平家不在其内。中寨镇人民政府出具的一份说明也显示,石培平家庭生活在村内属中等水平,并无因生活困难而外出乞讨的问题。

但石培平对“北京时间”解释,家里平时的生活负担除了正在读书的两个娃娃,还有远在新疆的老爹和住在村子里奶奶及三叔要照顾。奶奶已经90高龄,三叔患有精神疾病,虽然两位老人每月享有100多元的低保,但也少不了要他们照顾。妻子每月给家里寄600或800元生活费,还要给新疆的公公寄500元。

提起独自在外打工的妻子,石培平有无限愧疚,“唉,苦了她了。没文化找不到工作,家里欠别人的钱把她逼成这样。”

“我也想回家过年,我也想和娃娃们待在一起,但是我少乞讨一天家里就得借钱生活,我们还有几万外债没还。”黄淑红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今年9月份开学,孝则就要从村小转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书。然而,镇上离家太远,孝则只能和哥哥一起租房居住。

这无疑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远在京城的黄淑红离回家的路似乎更远了。她说,她并不想乞讨,也想找份工作挣钱回家养孩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