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探访新职业:只“拿证”当不好营养师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9-02 13:50:05

营养讲座“真真假假”,一些营养师名义上办讲座,实际上做推销、传销,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除了一对一的咨询交流,讲座是营养师传播营养知识的重要渠道。王丹的“妈妈讲堂”门票从19元到99元不等,“我发现,近几年大家愿意为营养知识付费了。”王丹告诉记者。

然而,目前的营养讲座“真真假假”,一些营养师名义上办讲座,实际上做推销、传销。

“营养师只能给出营养建议,不应推销营养品、保健品,但很多营养师在讲座过程中都会推销产品。”王丹说。

“营养师培训、从业确实存在乱象,其根源在于我国没有专门规范营养师从业资质、培训教育、考试方式、就业岗位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法律。不少发达国家都有《营养师法》,只有依法管理,才能规范营养师的职业准入,建立完善的营养师监管制度。”范志红说。

据介绍,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300人就有一名营养保健专业人员。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如果按发达国家营养师人口比计算,我国营养师的缺口人数在100万—400万之间。但学有所成,真正具备专业技能的营养师才是社会所需。

如何推动营养师行业有序发展?范志红建议“分步走”:

第一步,加快国家级立法的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大城市先试点出台地方性法规,规范营养师的专业基础、考试方式和监管体系,明确其职位责任,“我一直主张社区应该配备营养师,方便居民咨询,其待遇保障可以比照社区医生。”

第二步,明确营养师的职称评定管理办法,给营养师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营养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王丹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某种程度上是吃出来的。”虽然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但很多疾病的发病都越来越靠前,有人18岁以前就血糖超标、20岁左右就得了心脏病,这与从小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范志红建议,可以让称职的营养师走进生活,帮助人们培育科学饮食观念、识别各类养生谣言,真正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谈到职业前景,王丹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未来,正规的营养师一定会大有可为。”

合理膳食、吃动结合可以防病

老人孩子这么吃饭才健康(延伸阅读)

老人:多餐少食,足量饮水,保持合适体重

多餐少食,避免营养缺乏。对于高龄老年人和身体虚弱以及体质出现明显下降的老年人,除三餐外可适当增加两到三次加餐,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对有吞咽障碍的老人,应选择软食,进食中要细嚼慢咽,预防呛咳;对贫血以及钙、维生素D、维生素A等营养缺乏的老年人,建议在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食品。

足量饮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老年人身体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要主动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达到1500—1700毫升,首选温热的白开水。户外活动能够更好地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老年人每天最好户外锻炼1—2次,每次1小时左右,或每天至少走6000步。每次运动要量力而行,强度不要过大,以轻微出汗为宜。

延缓肌肉衰老,维持正常稳定体重。延缓肌肉衰老的有效方法是吃动结合,一方面要增加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海鱼、豆类等食物,另一方面要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老年人体重应维持正常稳定,不苛求减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

鼓励陪伴进餐。老年人最好每天能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早餐宜有1—2种以上主食、1个鸡蛋、1杯奶,外加适量蔬菜或水果。中餐、晚餐宜有2种以上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种豆制品。老年人应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主动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餐,快乐享受生活。

儿童:三餐定时定量,少喝含糖饮料

有规律进餐,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儿童应做到一日三餐包括适量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豆类坚果,以及充足的奶制品,三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多饮水,不依赖零食。儿童可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补充能量,但不能依赖零食,油炸、高盐或高糖的食品不宜做零食。要保障充足饮水,每天饮水800—1400毫升。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饮酒。

不偏食、不暴食。营养不良的儿童,要在吃饱的基础上,增加鱼禽蛋肉或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对于已经超重的肥胖儿童,应在保证体重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摄入,逐步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

适度运动。有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与减少静坐时间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预防超重肥胖,并能提高学习效率。少儿每天应累计做至少6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 整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