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援藏兄弟,亚咕嘟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6-06-12 21:31:59

做好就业援藏工作,事关西藏的和谐和稳定,也是对口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人社干部绞尽脑汁。

来自人社部的周松龄调研发现,西藏职业技能鉴定起步晚,基础薄弱,职业资格证书缺口大。周松龄专门向人社部作了汇报。考虑到西藏实际困难,人社部特批了技师、高级工等12万本普通证书,为西藏未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养技能人才打下了基础。

昌都、那曲等地经济发展滞后,用工单位少,随着毕业生增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来自重庆人社局、挂职任昌都市人社局副局长的张德友积极协调,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到昌都举办了3场招聘会,招录昌都120余人到重庆就业。来自浙江的杜建明则在那曲地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9500余人次。

“你是一粒种子,身后泛着金色的麦浪”,这是《援藏兄弟》的歌词中西藏人民对援藏干部的赞誉。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援藏人社干部积极实施惠民政策,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援藏兄弟”的良好形象。

拉萨市人社局一间不到10平米的小屋,几乎每天都会挤满前来认定工伤的人员,甚至有伤重者躺在担架上被抬来进行认定。来自北京人社局、挂职担任拉萨人社局副局长的果刚,见此很不是滋味。他与拉萨市人民医院联系,成功租借了医院门诊楼一间会议室作为工伤认定的办公地点,方便了伤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伤情认定,及时治疗。

拉萨市人社局工伤保险中心只有3名工作人员,却承担着全市工伤保险征缴支付工作。在果刚的推动下,2015年初,拉萨市人社局把工伤保险征缴和待遇支付权限等下放到县区。此举既调动了区县工作积极性,又方便了群众,参保人数增长了3倍多。

真心传、躬身带

留下“带不走”的工作队

西藏饱受人才短缺之困。一定程度上,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促稳定。援藏前,谢颖在福建省社保系统工作了21年,是人社部确立的全国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才库成员之一,多次参与全国社保基金管理重大政策的研究和论证。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那就是增强当地的“造血”功能。谢颖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3年间,接连请来了38位专家或业务骨干到林芝开展培训。同时,自己也发挥所长,自编教材、授课,先后十多次为西藏各地人社系统干部开展培训。“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平时也带着我们做,不知不觉,手上的能耐就长上去了。”林芝市医保中心主任李国才说,谢颖言传身教的3年,胜过之前工作的10年。

“我一刻都不敢离开,要争取利用所有时间,带出更多人才。”谢颖说起工作成就感油然而生。在他手上,林芝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国家标准的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建成了西藏第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密集架社保档案库房……3年来,恪守“有志而来、有为而归”的承诺,11名人社干部充当桥梁纽带,既请进来传授,也采取走出去方式,组织各类人才到内地培训达4000多人次,使人才提高了本领,增强了动力。记者踏访日喀则市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成果展时,遇到了后藏唐卡协会会长洛桑旦达。他和学生正展示新近创作的唐卡,游人纷纷驻足。去年,在冷振邦协调下,山东工艺美院6名专家送教上门,就如何结合壁画、山水画、油画等发展唐卡艺术进行培训。洛桑旦达等50名唐卡绘画传承人参加了培训。“找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的用色、用线等技法有了很大提高。”洛桑旦达说。“帮得实,援得好。人社干部,我们的援藏兄弟,亚咕嘟﹙好﹚!”洛桑旦达高兴地说。

我的援藏兄弟,亚咕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