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第一高手姚玉忠的盗墓空间:不屑《寻龙诀》那一套

来源:每日人物
2016-05-12 08:58:05

  红山文化出土的碧玉雕龙,这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龙形象 红山有玉葬的传统,但不是每个墓里都能出货,一般一个墓里就能出两三件玉器,大部分都是石器、陶器为主。普通的盗墓贼,挖出来石器也卖不到钱,但姚玉忠专门找能出货的墓挖。一块风水宝地,很多墓葬是层叠埋葬的。所以姚玉忠打盗洞,经常垂直往下打下去,然后向墓葬的地方平行挖掘,所以挖出来的东西也比其他盗墓贼多。其他的盗墓团伙,有的使用了很多高科技工具,比如“三维立体成像仪”、“金属探测仪”,但姚玉忠不是,他的工具非常简单:“扎子”、强光手电。扎子是一种自制的工具,由多段钢筋拼接,携带方便,可以现场组装。它比洛阳铲性能要高,扎进土里拔出后,通过观察扎尖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比很多人高明的是,姚玉忠有时会带上一包草籽。夏秋草木生长,是他盗墓的最佳时机,临走时,姚玉忠都会回填盗洞,以免被发现,有时会洒下一把草籽,用不了多久,挖开的土上就能长草了。“祖师爷”的“黑手”从事盗墓30多年,姚玉忠渐渐成了盗墓界的“祖师爷”。一位研究盗墓的人士介绍,据民间传说,在中国的盗墓史上,出现过不少门派,其中最有名的是相传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组成了摸金门,而后据传还有发丘门、搬山门、卸岭门等等,以上四者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有“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之说。这些门派各有特点,有根据风水星象定位的,也有暴力破坏古墓的方式。而处在关外的红山文化,以前不被重视,盗墓的人相对较少,直到姚玉忠为代表的团伙出现。他可以说是自成一派。这次被捕的12个团伙,至少有9个都跟他有联系,其中大部分盗墓团伙的头目,都在他手下干过活儿,因此才把姚玉忠称奉为“祖师爷”。用熟悉他的人和熟悉案情的人总结,这个“祖师爷”贪、精、狠、毒。姚玉忠作案频率非常高,从2013年到2014年的一年多里,他们作案达2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