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送北京之后:渔民上岸之困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从去年7月开始,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十堰在库区开始了清理渔民网箱。如今清理情况如何?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十堰市市长张维国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14年这一工作进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经清理了3万多网箱。
“有的是在敏感水体区进行转移,有的是进行归并,比如像一些小鱼苗,成鱼是清理一箱撤除一箱;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成鱼销售力度,促使渔民腾空网箱,春节前包括送水区的北京都踊跃购鱼,一次性销售了几百万斤。”张维国介绍道,当地正按照计划推进,但清理需要一个过程,面临的困难很大。
“实事求是地讲,网箱养鱼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张维国说,过去老百姓是在政府的服务和号召下,在库区发展网箱养鱼,现在养殖到一定规模,特别是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核心区,网箱养鱼将对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十堰库区有4万多渔民,16万多个网箱,网箱养鱼的种类都不同,从种苗到成鱼,有的需要两年有的需要三年;更重要的是,这4万渔民转产上岸的安置服务工作必须解决,16万网箱的补偿在15亿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想一夜之间把它清除的话是不现实的,我们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消除的方式,首先减少增量,然后逐步减少存量,当前则集中清除一批。”张维国告诉记者。
4万多渔民如何安置?张维国介绍,首先是想办法为渔民找新的生产出路,第二是十几个亿的补偿资金要想办法解决。渔民上岸了以后,一般是就地安置,因地制宜,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发展种植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上岸渔民发展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茅蜡坪村三组村民辛喜玉就是一位上岸发展致富的典型。64岁的辛喜玉是丹江口库区移民,她曾为建坝、筑坝两次移民,1966年第一次移民的时候才14岁,2009年因为需要增高坝体,又不得不再次移民。
12年前,辛喜玉承包了几千亩荒山,种植核桃树,核桃林里面养牛养羊,种植业配合养殖业,效益很好;她还把周边村庄的粪便集中起来做沼气,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这些肥料施了以后树都不长虫子,形成了一个清洁生产的循环产业链。
“在我们那个地方,移民的老百姓就留下20多个,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年老的都在家看孙子,家里有几分地,大家没什么事情了就到我们那儿去帮忙。”但辛喜玉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尽管自己被树为致富的典型,但像她这样的典型不多。
“渔民以前可以网箱养鱼,但现在不行了,大家生活怎么办?老百姓的补助、就业的问题如何解决?”辛喜玉说,今年她提的议案就是关于这个话题。
(记者:刘坤 实习记者:荣翔宇 通讯员:朱博)
热门推荐
更多>北京东四环大郊亭桥附近突发大火
上海交警被车辆拖行致死 市民悼念
吉林一轿车坠入松花江 车内情侣相拥溺水死亡
广东汕头举行“拖神偶”民俗活动场面壮观
图片故事:流逝的技艺火钳烫发
北京一食品店发生火灾 周围停放车辆烧成空壳
妻子推着病床带瘫痪丈夫看油菜花
中国富豪3.25亿购温哥华豪宅
重庆峡谷峭壁上现空中栈道 最高深度达500米
杭州初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图片故事】河北两名残疾人十载植树上万棵
公园"相亲角"人头攒动 大叔大妈急帮孩子寻姻缘
青岛栈桥海鸥集结觅食场面壮观
史上最壕农居房:游泳池+观光电梯
首列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驶进新疆
浙江省一省道南复线被“钉子户”腰斩
"中国第一胖"甩肉160斤要健康体重还得打五折
两会上的女汉子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313/a41f726719b2166c807803.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312/a41f726719b2166b2e8f0e.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310/0023ae72898c1668d48c0c.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223/0023ae72898c165562f6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