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城乡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扮靓城乡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
——青岛市崂山区创新城乡环境同治同建工作纪实
青山绿水环绕的崂山乡村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环境问题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热议的焦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在3月6日江西代表团的审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进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检验。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青岛市崂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战役。“绿水青山”的治理图景中,崂山区将乡村与城市同步纳入“治理版图”,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层层推进,无论是管理模式设计、市场化运作布局,还是广大社区群众参与热情的觉醒,都让人欣喜地感觉到,城市与乡村的现实差距日渐缩小,并呈现出生态文明逐步向基层延伸,向村落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的可喜景象。
数字最有说服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青岛市崂山区四个街道投资5300余万元,出动人员2万余人次,机械车辆1600余车次,清理卫生死角5200余处,清理垃圾1600余吨,粉刷墙面和整治立面3.2万余平米,硬化道路7.8万平米,清理河道2.8万米,改造绿化区域26万平米,栽植乔灌木6000余株,修建景观鹅卵石挡墙12000米。
走在整洁有序的城区干路,徜徉在红瓦绿树的乡间小道,你会发现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崂山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创新机制,双向融合
“3+X”管理模式获评政府创新案例
时隔仅仅8个月,当笔者再次踏入晖流这个崂山区濒临滨海大道的小山村,巨大的变化显而易见。
8个月前,晖流社区对面的山坡子上,还是成堆的陈年垃圾。现在,已是漫山的樱桃树。果林的一侧,是已经规整出来的一畦畦菜地。来自市南区的陈修江先生一家,正在初春里给自己的一分田地深耕翻土。
“现在咱们晖流社区的这个山坡子都已经清理开垦出来了,整整30亩地哩,种上了300多棵果树不说,还开辟出10亩地的菜园子,都统一纳入了‘北宅有我一分田’的大盘子”,晖流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恩祥喜滋滋地介绍说,“去年秋天,这块刚清理出来的菜地被100多户市民给瓜分了,供不应求,到了采摘季节那叫一个热闹,现在要再想和村里签订土地认耕合同,还得排着号来!”
随着社区环境的改善,前来踏青郊游、品尝樱桃、吃农家宴的游客也在逐年递增,不但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为市民增添了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昔日的小山村焕发了勃勃生机。
樱桃树都已经挂了花苞,几十天后,春天的暖风一吹,这里便会“千树万树樱花开”。是呵,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洁、齐、美”,崂山城乡环境正在发生精彩“蝶变”。当你迎着春风走进这里的山山水水,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花在院中、人在景中”的秀丽画卷……
崂山区的城乡面貌之所以实现华丽转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理念先行、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推进“美丽崂山”生态建设的首要保障,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双向融合发展,则是崂山创新城乡环境同治同建的最大亮点。这种新的模式,被称为“3+X”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3”即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属地管理的各自优势,共同建设“洁美崂山”;“X”即市场多元化运作,按照“全域统筹、街域划片、一村一策”原则,将城乡环卫作业有机拆分,推行垃圾收运市场化、区域管理网格化、作业主体多元化、质量监管经常化的市场运作模式,从而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双向融合。“3+X”管理模式,明确了三级管理责任,实现了“管干分离”,调动了作业单位和社区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洁净度明显提升。
一石激起千层浪,“崂山经验”迅速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作为“2014年青岛市政府创新工作案列”,“3+X”运作模式已被青岛市确定为将在山东全省进行推广的申报项目。
对于此,崂山区委书记齐家滨做了最简捷的概括:“事实上,崂山区推行的“3+X”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模式,无论是作为城乡环境管理体制还是治理方法的种种探索,其实都是在为城区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扩展,向‘盲区’扩展,铺下制度创新的基石。”
规划为先,因地制宜
打造具有崂山特色的生态景观
干净整洁仅仅是基础。
把崂山作为一个整体,让崂山全域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都精致起来,地绿起来、天蓝起来、水清起来、家美起来,才是崂山人不懈的最终追求。
在这样的定位下,如何在开展城乡环境综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破题”的活力,成为崂山区委、区政府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在城乡环境同治同建过程中,崂山区遵循生态规律,结合城市规划,山体景观与视域环境相交融,与居民需求相符合,与产业发展相促进,确立了“一河两山三区五线”的整治重点,并将崂山悠久的历史气息、厚重的文化底蕴、乡风文明建设融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全过程,凸显崂山“一街一品、一村一景”的地域特色格局。
“一河”即抓好张村河综合整治。以提升排洪、景观、生态三大功能为重点,抓好张村河桥可视范围整治,实施清淤、截水、绿化、造景为内容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增加水量、绿量,营造水、岸、桥、绿交相辉映的核心景观段。
“两山”即将军山和金家岭山。通过建路网、造水景以及环境整治,将军山成为集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的生态乐园;抓好违法建筑拆除、山体保洁、植树增绿、山体恢复及道路配套建设,逐步把金家岭山打造成为周边居民的休闲中心、金融新区的生态绿核。
“三区”即世园会周边区域、崂山风景区重点区域和科技城区域。实施滨海大道两侧环境整治、辽阳东路节点景观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标志性区域。围绕品质、品位、品牌提升实施十大工程,打造国内一流风景区。
“五线”即围绕滨海大道、崂山路、滨海旅游沿线、青银高速崂山段、黑龙江路崂山段,打造一批迎宾景观大道,将衔接自然风貌、彰显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形成畅达整洁的城区干道。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全面、全面抓”,更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按照“洁净、绿色、秀美、和谐”的总体标准,崂山区坚持“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并重,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细节、打造特色,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打造富有特色的各种园林式小景观,彰显出鲜明的崂山地域特色。
走进崂山区北宅街道的书院社区,放眼望去,你会发现房前屋后的一片片翠绿。直到走到近前,才会惊喜的发现,原来都是社区居民种的菠菜、油菜、小白菜……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小小的菜园子竟与周边环境毫无违和感,点缀在农家院落里,与红瓦绿树相映成趣。
“我们街道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对这些私自种植的菜园子并没有像城市社区那样一竿子全部打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了种植区域,进行了集中规整”,北宅街道环卫站的负责人尹瑞春一边走,一边指向远处用整齐的栅栏围起来的一片菜园,“在靠近院落的菜地周边,我们统一安装了白色的小栅栏,有些菜地种植在废弃河道和裸露的土地上,我们就在周边安装上绿色的防护网,这样既有效美化了社区环境,又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环境美化绿化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如今的崂山,人居和谐,山城共融,路畅景美。日益改善的环境优势,正在变成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成为崂山区委、区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重拳治乱,良策暖心
刚柔并济确保综治效果长效化
在崂山的街道社区和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背着“长枪短炮”的老摄影家,他们用镜头记录和监督着城乡环境整治一线的每一个瞬间。崂山区创新性设立综治“曝光台”,好人好事用“红镜头”来褒奖,不足与缺憾,就用“黑镜头”予以曝光,从而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崂山区政府大厅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的“红镜头”与“黑镜头”,一度成为机关干部和来访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针对整治行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整改尚不到位的街道、部门和单位,崂山区委、区政府绝不姑息,从未手软。
去年一季度,崂山区拆除存量违章建筑462处,面积超过19790平米,清理违法占地15亩,拆违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崂山区已制作宣传横幅300余条,发放倡议书15万份,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发动,让参与城乡环境整治日益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
针对环卫职工这一城市中最没有安全感的群体,崂山区委、区政府展现出的是最大的人性化关怀。
“这次终于有个家了。”孙瑞国听说崂山区政府要专门为环卫工人提供保障房时欣慰地说。孙瑞国和刘翠云是一对环卫夫妻,8年前夫妻俩从临沂来到崂山当起了环卫工人。8年里,他们搬了5次家,从一开始简易的大棚、板房再到水泥砌筑的平房,如今他们即将和其他180多名工友一道,住进位于河畔家园的51套保障房内。这些保障住房不仅配备了热水器、暖气、床等基本生活物品,政府还将给予环卫工人一定的住房补贴。
据崂山区市政公用局局长李伟波介绍,崂山区现有一线环卫工人500余人,其中200多人有改善住房的需求,但由于环卫工人平均工资在1700元左右,以青岛市目前租房价格,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此次为环卫工人提供的51套保障房分为家庭房和集体房,可以一次性解决近200人的住宿问题。
今年,崂山区政府将继续追加790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沙子口、王哥庄、北宅三个街道环卫工人的月补助标准已经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了1000元,进一步激发了环卫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石老人海水浴场,崂山区专门为环卫工人建立起的3处休息点,既美观,又实用。像这样依托转运站、公厕改建的环卫休息点,崂山区还有20多处。
“以前哪有歇脚儿的地方啊,咱这片海水浴场光沙滩面积就15万平米,从东到西走一趟2公里,夏天地表温度要五、六十度,一天七、八个来回走下来,双腿浮肿得厉害。” 59岁的保洁队长马振云感慨道,“现在好了,政府对咱这么贴心,咱也得认真履行职责对得起这份关怀。”
对不良行为的高压态势和对一线职工的暖心政策,为建立崂山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的是城乡环境的极大改善。在农业部举办的全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王哥庄街道青山社区成功获选;在国家旅游局发起的“中国最美村镇”评选中,雕龙嘴社区成功赢得“中国最美乡村”称号,成为青岛市唯一入选的“中国最佳宜居乡村”。
砥砺奋进,坚定前行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只要不是‘搞突击’、‘一阵风’,能够长期坚持下来,我们老百姓肯定是拥护的。”这是许多群众嘴边最常说的一句话。
崂山区副区长王斌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会上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城乡环境同治同建,既不是政绩工程,更不是临时工程,而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作风工程。我们要继续努力探索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真正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崂山区政府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与城乡环境改善息息相关的就占到了4件。
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完成北宅街道下葛塘坝和王哥庄街道唐家庄塘坝建设,拓展山区吃水水源。实施晓望水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解决王哥庄街道西片山区解家河、黄泥崖等8个社区吃水保障问题。完成泉心河水库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及配套水厂建设,解决景区内王哥庄街道崂东片区青山、黄山等6个社区吃水保障问题,全区规模化集中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
投资2000万元,继续对经济落后社区进行项目扶持,确保经济落后社区村内主路全硬化、亮化,改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区财政出资1000万元,对全区经济困难的农村社区“两委”正常工作的运行费用进行补助,保障经济困难社区“两委”工作正常运转。
实施农村社区公交乘车环境改善工程,在北宅街道、王哥庄街道部分偏远山区道路建设150个公交候车亭,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出行环境。继续实施农村道路大中修和亮化工程,完成10条共计约4万平方米农村道路硬化和大中修改造,完成10条农村道路共计约15千米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400盏。投资200万元,对贾汉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公交路段进行综合整治,确保交通安全。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取缔非法经营的小锅炉,年内全部完成脱硝、除尘设施建设或改造;确保在建工地达标率100%。年内淘汰黄标车2600辆,中心城区实施黄标车限行,对黄标车上路进行处罚。取缔露天烧烤。严格执法检查与考核,市政道路清扫保洁达标率100%。全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散户取暖全面推广使用新型燃料,确保崂山空气质量较2014年有所改善。
今天的崂山,以惠民利民为目标、全民踊跃参与的城乡环境综治战役正在向纵深推进,一个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美丽新崂山正在大踏步前行。(通讯员 王涛)
热门推荐
更多>- 上海交警被车辆拖行致死 市民悼念 吉林一轿车坠入松花江 车内情侣相拥溺水死亡 广东汕头举行“拖神偶”民俗活动场面壮观 图片故事:流逝的技艺火钳烫发 北京一食品店发生火灾 周围停放车辆烧成空壳 妻子推着病床带瘫痪丈夫看油菜花
- 中国富豪3.25亿购温哥华豪宅 重庆峡谷峭壁上现空中栈道 最高深度达500米 杭州初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图片故事】河北两名残疾人十载植树上万棵 公园"相亲角"人头攒动 大叔大妈急帮孩子寻姻缘 青岛栈桥海鸥集结觅食场面壮观
- 史上最壕农居房:游泳池+观光电梯 首列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驶进新疆 浙江省一省道南复线被“钉子户”腰斩 "中国第一胖"甩肉160斤要健康体重还得打五折 两会上的女汉子 超模怀孕8月仍有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