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风雨30年的学生街成创业者摇篮 华莱士等从这起步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风雨30年的学生街成创业者摇篮 华莱士等从这起步

学生街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各种美食尽收眼底

学生街给创业者带来了资本的积累

据不完全统计,学生街每小时的客流量可以达到5000人左右。这里的店面普遍比较小,只有20平方米左右。小小的街巷,不大的店面吸引着消费水平较低的年轻群体。

正是因为这强大的客流量,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赚了第一桶金,而后用这第一桶金以及积累的经验开了第二家店,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开始组建团队,向外扩张。

当时的经济以及零售业态比较景气,于是创业者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基础工作中,比如对消费者、进货渠道、货品的选择以及陈列进行研究,思考如何培训员工。装修风格开始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后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走向全省甚至全国各地。

曾在学生街创业的魏佳琪(化名)说,在这里创业以后,就学到了如何做学生的生意,物美价廉是吸引学生们的基础,学生们不过分追求品牌,对自己喜欢的款式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百来家店铺中最终发展成规模的店铺占7%左右,大部分从学生街走出去的商铺都以学区作为选址考虑。

同类店铺十余年来成倍增长

周末是学生街人气最旺盛的时候,从街头望向街尾,不到3米宽的路,挤满了逛街的学生,摩肩接踵,走走停停,每挪一小步都觉得困难。短短百米的路程走完却要花近半个小时,而往日只需15分钟。

在学生街中间地段一间面积大约为30平方米的丹丹鞋坊占据了较为有利的位置。店老板王先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2000年,他在学生街开了这一家鞋店,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14年前,学生街只有三四家鞋店,而如今已经以五六倍的速度开始增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随着房租的上涨,店里日营业额要达到2000元以上才能保本,相比十几年前,成本提高了,但利润也随之上涨了20%左右。

据一服装店老板黄先生介绍,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没有学生街,当时只是一条窄窄的马路,两旁都是田野,没有固定商店,只有流动的摊位。90年代左右,学生街才慢慢发展起来,商家开始进驻。“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在2003年左右,当时的日营业额可以达到三五千元。现在服装店成倍成倍地增长,分流了不少客流量。”黄先生说。

脱钩 多给狗粮
互联网银行崛起:或倒逼传统银行的改革 有钱也非万能:香港移民门槛转向吸纳人才
图集:姚贝娜病逝 那个爱笑的女孩已远去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

        圆梦北京之《闯关大年夜》

        详细>>